第216部分(第1/4 頁)
而且那偏殿裡好幾個老頭兒,它想跟主人的祖父說話都不敢,生怕被人撞見了,壞了主人的大事可就糟了。
正想著,一旁水池裡忽然有水聲響動,驚得小青差點兒跌下橫樑。
小青扭過身子,緊緊的盯著那水池,不一會兒,水池的水面泛起水花,緊接著一個男子冒了出來。
“咦?這又是什麼人?居然從水裡冒出來?”
小青來了興致,一時忘了它的任務,悄悄的揮舞著翅膀,小心的跟在那個溼漉漉的男子身後,一路跟著他去了宮城。
中午,葳蕤院正房。
“弟妹,幸好你提醒我們早作準備,你是不知道呀,京城九門關閉,城裡的人出不去,外頭的人進不來,那些菜呀、肉呀等物也都運不進來,”
王氏坐在蕭南對面,很是感慨的說道:“我們那邊上下幾百口子人,若不是提前準備了,這會兒都不能正常開飯了。”
有儲備糧食在,一家人捱餓到不至於,但肯定吃不好。
別人倒還能忍受,大夫人卻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委屈的,每日裡魚、肉、蛋等新鮮食材,更是絕對不能少。
真若是短了大夫人的吃食,王氏這個當家主母絕對會被鄭氏罵個沒完沒了。
一想到這些,王氏就愈發感謝蕭南的提醒。
蕭南微微一笑,道:“堂嫂客氣了,我也不過是順嘴一說,不值什麼的。倒是我們家的楊表妹,一直住在棲梧院,讓堂嫂費心了。”
王氏忙擺手,“弟妹千萬別說這麼說,楊表妹的吃食用度全都是榮壽堂供給,我不過是提供了個住處,並沒有多做什麼,又何談費心呢。”
其實,王氏此來,正是想提楊婥的事兒,只是一開始不知該如何開口,如今見蕭南主動提及,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說起她,我一直有件事兒想跟弟妹說,可又怕弟妹誤會,若是因此傷了咱們兩堂的感情,那就太不值得了。“
蕭南挑眉,她就知道王氏是無事不登三寶殿。
“呵呵,瞧大嫂說得,別人我不瞭解,但對大嫂,我還是瞭解幾分,大嫂最是個穩重周到的人,行事規矩、做事合理,你說的話,我都信服。”
好聽的話,蕭南也會說。
王氏的臉頰一紅,有些不好意思的說:“哎呀,弟妹這麼說,我更不好意思張嘴了。”
頓了頓,王氏故作無奈的說道,“罷罷罷,我還是說了罷,二房的三娘回來了,這事兒弟妹聽說了吧?”
崔薇?蕭南點頭,“聽人說了一句,不過這些日子我忙著,也沒時間去看她。怎麼,可是三妹有什麼不妥?”
王氏苦笑,“也不是……唉,怎麼說呢……是這樣,三娘回來的突然,我一時沒準備,也就沒給她另外收拾院子,二嬸又傷著,便隨口說讓三娘回棲梧院住,可如今——”
蕭南恍然,原來是為了這事兒呀。
是了,棲梧院是榮康堂未出閣的小娘子居住的地方,之前崔薇她們都出嫁了,只剩下楊婥客居在那兒。
如今崔薇回孃家小住,二夫人還把兩個外孫也接了來,跟崔薇一起住在棲梧院。
若是隻有崔薇一個,住在棲梧院倒也沒什麼,偏還多了兩個孩子,而楊婥的身份又特殊,表面是表親,實則是榮壽堂的侍妾。
這樣的兩組人馬住在一起,確實有些不合適。
尤其崔薇身邊還有幾個僕婦,她們自認為是王府的僕役,理應比崔家的僕婦高一等,如今卻跟個侍妾擠在一起,很是不忿,明裡暗裡沒少說風涼話。
在王氏這個當家主母跟前,那些僕婦也沒少抱怨,話裡話外暗示王氏這個主母慢待庶出堂妹,輕視皇家子嗣。
王氏無法,只得跑來尋蕭南想辦法。
聽了王氏的話,蕭南心裡嘆息,還真是什麼主人養什麼奴婢,崔薇不靠譜,她得用的奴婢也看不清形勢。
眼下是什麼時候,她們是回崔家避難,不想著老實待著,卻還時時不忘尋人麻煩,真是一群不知所謂的人。
不過,王氏既然找上門來,蕭南卻也不能不管。
想了想,蕭南道:“這件事讓堂嫂費心了,不過,現在外頭不太安定,就是我想尋個地方安置楊表妹,此刻也不好動身。這樣吧,我記得辰光院還有一個院子空著,不如就讓三娘搬去那裡?”
楊婥肯定是不能搬家,這件事是大夫人定的,就是王氏也說不出什麼。
崔薇是個不請自來的,既然她在棲梧院住的不舒服,那就給她換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