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部分(第1/4 頁)
當然,主持朝會的並不是聖人,而是太子。
對於聖人為何不出席朝會,官方說法是為了歷練太子,實際的原因嘛,宮外的人就不知道了,其實這也給了閒人非議的藉口。
坊間的流言更是不堪,有的甚至還猜測聖人已經駕崩了,皇后為了穩定局勢這才秘不發喪。
蕭南聽了這些流言,曾暗自猜度,這流言沒準兒就是吳王散佈出去的,為自己下一步的計劃製造輿論。
話題扯遠了,咱們言歸正傳,還是說說崔澤的事兒。
事情還要從今天說起,今兒是大朝會,文武百官在太子的主持下,討論了些政務。
待開完了大會,還有小會,也就是宰相等一干高官聚在一起議事,一般情況下,聖人也會出席。
今日,代聖人處理朝政的太子並沒有出席相公們的小會議,而是交由幾位大臣全權負責。
下了朝,崔澤習慣性的去開會,與幾位同僚寒暄了幾句,便開始辦正事兒,就一些當前要緊的問題展開了討論。
事情發展到這裡都很正常,議事什麼的也沒出問題,等幾位開完小會,準備去跟太子彙報的時候,卻發現他們出不去了,門外忽然出現了幾十個身著甲冑的衛兵。
領隊的是個陌生人,至少幾位相公在宮裡並沒有見過。
那些侍衛對相公們都很客氣,但就是不許他們離開議事的偏殿。
嘴裡說得好聽,什麼東宮進了歹人,為了幾位的安全,還請相公們呆在原處不要亂動。
實際上幾位相公都明白,他們這是被人軟禁了。
而軟禁他們的人是誰,幾位的心中也很清楚,無非就是那個指使人闖入東宮刺殺太子的人。
相公們被軟禁在了皇城,外頭的人一時還不知道,但候在皇城外等候自家主人的各家奴婢卻知道了,當然他們並不知道具體原因,只是知道自家主人被困在了皇城裡。
聽到小廝的回稟,崔幼伯腿腳發軟,他已經開始陰謀論了——糟了糟了,阿耶定是被吳王的人抓去了。
緊接著,崔幼伯又聯想到太子被刺的流言,對時局愈加悲觀起來。
太子被刺,接著就是相公們被囚,緊跟著就是京城的主要街道被封鎖,九門被封閉……這種種跡象表明,吳王似乎成功了!
蕭南雖沒有這麼悲觀,但她一聽相公們被困在了皇城,心慌的厲害,追問小廝:“你、你是說五位相公全都被困在了皇城?”
她、她的阿翁如今可是五相之首的尚書左僕射呀。
小廝見蕭南的臉色難看,猛地想起這位郡主娘子是宋國公的孫女,而那位蕭公,貌似也在被困名單之中。
眼中閃過一抹憐憫,小廝點點頭。
蕭南心裡一沉,她雖然知道這場政變的最後贏家是太子,但、但這期間也有幾位官員丟了性命呀。
她的阿翁會不會?!
好吧,就算吳王為了留幾個宰相幫他撐門面,一時不會要了幾人的性命,但阿翁上了歲數,餓上幾頓亦或是受點兒氣,都夠老人家受得呀。
蕭南一想到那個脾氣大、性子硬的老漢,她就忍不住擔心,生怕阿翁脾氣一上來,再出點兒什麼意外。
崔幼伯和蕭南各自擔心的自己的親人,夫妻兩個也沒心思聊天,一個去了榮康堂尋老相公拿主意,一個則回了內書房。
蕭南坐在書案後,抽出信箋,迅速的寫了一封信,然後用小竹筒封好,喚來雪娘子,把竹筒系在它的腳上,然後將它放了出去。
這封信是送到公主府的,阿翁出了事兒,此時阿耶應該也知道了,她想問問阿耶,該如何救人。
傍晚的時候,雪娘子回來了,還帶來了蕭駙馬的回信。
信裡的內容很簡單,蕭駙馬已經知道五相被困的事兒,如今也在想方設法的打探訊息。
只可惜,皇城與宮城之間的宮門也都關閉了,大公主在宮城裡的親信根本探聽不到宮外的訊息。
也就是說蕭駙馬在努力,卻沒有任何結果。
蕭南坐在書房裡想了好久,忽然腦中靈光一閃,閃身進了桃源,把在桃源裡優哉遊哉的小青抓了出來。
“幹嘛幹嘛,人家馬上就要休息了,主人不能這麼對我,你、你這是虐鳥,你知不知道?”
小青正過得逍遙,忽然被主人強行揪出桃源,頓時炸了毛,嘰嘰喳喳叫個不停。
蕭南才沒心思跟它胡扯,直接吩咐:“閉嘴!”
小青雖是隻鸚鵡,但在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