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部分(第3/4 頁)
或許,很快的那附近,就能夠成為大漢對國土了。
錢汝君想到夜郎國這一個國家。
或許,在那些地方開墾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五百個能打能殺的人過去,估計還能翻的起風浪。
把人都送出去之後,錢汝君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到他們選定的地點設立空間傳送。
如果沒有遇到困難,他們應該不會亂跑,即使他們的人要分開,也會等她設立了傳送空間才走。
不然,他們到了哪裡,錢汝君還真的掌握不住。
大漢,可沒有電報,電話,手機。
錢汝君知道,在金麥城,其實已經開始實驗電話的可行性。
因為金麥城有一個固定的電力系統。有了固定的電力系統,能做的事情很多。
這個時代,沒有供應家家戶戶電力的需求,只有供應一個城市的公共用電系統,其實是很夠的。
錢汝君對水的供應算是比較慷慨的。但是錢對水的功用,有分為三個等級,讓人比較不浪費。至少,收入比較低的人,是浪費不起的。
對於金麥城的居民來說,用水是他們的驕傲,因為他們不用費力的去抗水,只需要在家裡等水來就可以了。
至於水少?呵呵,對這些人來說,這些水也比他們抗水來用的多啊!煮飯洗衣是足夠了。
這個時代的洗衣比較環保,就算廢水流入金麥城的排水系統,也不會構成長久汙染。
何況,廢水經過一次沉澱之後,就被送出去海里面了。
當然,這片海域不可能用大家游泳的海域,而是一片礁岩海灣。
這一片海域,因為城市廢水的排入,反而引發了一個奇蹟。這裡的魚群量比別的地方都來的多。
幸好,金麥城人,大部分不需要出城捕魚。
最近金麥城對漁業特別上心,有專業發明家,專門在研究魚的捕撈儲存問題。
研究的結果,出現了大漢版本的魚保持技術。
也就是豆豉魚問世了。
當然,罐頭不見得是用鐵鋁罐,在大漢,這是太高價格的東西,對他們來說,隨時能夠看到的陶器就很好了。
至少,很多商人,現在投入漁業運銷工作。
隨著研究更加的先進。現在陶罐魚的銷售範圍,已經到達了長安。
這得意於儲存技術的改進,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江婉兒軌道交通的全力配合。
江婉兒看得出來,海魚的商機無限。
海魚有一個好處,就是魚刺少,容易拔。更重要的是,體積大。
而且金麥城靠海,對金麥城的人來說,捕魚接近於無本生意。
而且,大型船隻大部分都掌握在錢汝君的手裡。
也就是說,這筆錢大部分是讓錢汝君賺到了。
江婉兒從錢汝君最近的支出狀況,發現了一個秘密,錢汝君缺錢了。
但是缺錢又不敢剋扣給皇室的部分。於是只能開源了。
第六三五章 熱鬧的長安女學堂
大漢時代,能用的香料不多,所以錢汝君來到大漢,除了熟悉的作物之外,就是種了很多可以作為香料的作物。
其中辣椒、胡椒,可以說是必要的。
辣椒、胡椒、蒜頭、蔥頭、八角、花椒、姜等等可以說是必要的。
錢汝君種植以後,並沒有特別珍惜這些種子。
讓外面的農人也能種。
雖然農人以種植穀物繳納賦稅為主,但是在田間地頭,種一些香料作物,倒是不成問題。
不過這些作物,有它的適應性問題,所以不同的作物,在不同地方,長得情況卻不太一樣。
有些聰明的農人,發現某些調料作物,在自己這個地方種的好,但是別的地方種不好,而且調料作物,本身並不特別體積大,而且本身重量又輕,於是意識到有人來收的可能之後,他決定要多種一些。
這個情形,逐漸變成一直流通。
這種情形,倒不是錢汝君刻意為之。
其實錢汝君很想跟皇帝建議,不要跟貧寒人家收錢,跟富有人家還有大地主收錢就好。
但是大漢還是個人立功,全家族享用是時期,對於有錢人,也沒有保障他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這個時代的有錢人,苦逼多了,就算不滿意大漢這個地方,也沒有地方可以去。
只能在大漢裡面混著。
想辦法攀附一些權貴,讓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