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部分(第2/4 頁)
人狠滿意。對皇帝劉恆來說,這些人只要十八歲到三十五歲,都能夠算是青壯年。
這些人經過錢汝君這段時間的調養,身體條件都恢復的不錯。而且空間裡百日的訓練,也讓他們多學了一些東西。簡單的識字和算數加減乘除都不是問題。
錢汝君仔細一想,如果給皇帝,那她不是虧了嗎?那不僅僅是白做工的問題。還有積分和靈水的損失。
要知道,積分換算成錢,一積分可值不少錢啊!
在之前,錢汝君完全沒有讓這些人從軍的打算,因為,她認為,軍隊不是她可以插手的。
而且她自己知道她是個慈悲的人。對於殘忍的事情,有點沒有辦法目睹。
管一隊軌道護衛隊就很了不起了。
這些野人,以後將跟她連線在一起,沒有辦法拋開。
但是她知道皇帝對要求,她不能拒絕。
她沉默了良久。
“對上帝而言,這些人都非常重要,不是可以隨便捨棄的。當他們被帶到上帝的面前的時候,他們就不再是野人。而是上帝的子民。”
錢汝君沒有用大漢的子民,她知道對皇帝而言,大漢的子民太過普通了。
如果人數少,就當做不存在了。
在這個時代,黃老治術流行,這個管理方法就是,即使有災難發生,那也是你家的事,不要想依靠別人。
讓這些人就受軍事訓練不是不可以,但是對錢汝君來說,這些人去當兵,對她的幫助就小的可以了。
不過,她又想到,如果這些人到北方的軍事區,對軍事區的高危特有種事很有幫助的。
在戰爭發生的時候,所有的事,都必須替軍事退讓,就算有什麼保育類生物,也管不了了。
何況,在大漢保育類動物還不存在呢!
這一片地區的基因,在戰爭期間曾經有什麼東西消失,那可是一片空白。
可是到南方,可以得到更多的物種,還是虧了啊!因為後續種田可以長久的事業啊!
錢汝君的內心在交戰著。
幸好,錢汝君的沉默並沒有讓皇帝誤會,皇帝劉恆還以為錢汝君在跟上帝溝通呢!他正正緊張的等著答案。
最後,錢汝君嘆了一口氣說道:“可以,你要多少人?”
錢汝君本來準備派出學堂島的學生來帶領這群新到的野人。至於原本那批訓練好的野人,在這批野人能夠做到自理的時候,早就讓錢汝君派出去了。
他們出去,走的是比較荒僻的路線。
關於軍隊作戰的事情,錢汝君並不瞭解。在大漢做出火藥這件事,錢汝君並沒有興趣。
在錢汝君看起來,其實這個世界的人都是一樣的。
只要能做到文化血統的融合,就能夠讓華夏擴大。
在大漢,誰才是真正的軍事專家,肯定是皇帝這些人。
這些人如果不是很笨,在戰場這些日子,應該能夠把戰場該總結出來的理論都總結的差不多了。
雖然戰爭是不斷的進步的。但是要進步也要武器發生變化。不同武器時代,有不同的戰法。
要是以為後世的佇列能夠出奇效,那基本是找死。
至少,大漢對步兵,是不敢擋在馬匹前面的。
為了抵擋住這份衝擊,大漢才需要這麼多馬,還有馬上的豪傑。
這個時代的戰爭,其實就跟搶劫一樣,大漢已經是比較有秩序的搶劫隊伍。
優秀的將領訓練出來的人,不見得會比別人差。
軍事在戰場上靠的不是個人的力量,其實很多人早就已經非常清楚。
雖然錢汝君現在感覺到非常心痛。但是她還是一板一眼的跟換地交割了。
這一萬多人,竟然只剩下一千多個人不符合皇帝劉恆十八到三十五歲的條件。真的要錢汝君覺得不心疼都難。
錢汝君算算,她只能派出兩批人馬,跟原本千軍萬馬的打算真的是差太多。
這兩批人的身份倒是不用那麼麻煩。
有皇帝劉恆開的路引,到達錢汝君安排的地方,在辦理戶籍就可以了。
錢汝君只要苦命再去找野人。
幸好,即使沒有這些前朝遺民的野人,在南方的山裡還有很多本土野人。
錢汝君考慮到這些人,都是男性,沒有家累,剛好去南方,娶當地的小娘子過日子。
剛好這群人都學了一點文化,剛好可以傳播文化出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