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部分(第1/4 頁)
狩獵。
就是這樣,他們的性子,還是沒有變。
沒有狩獵,在他們看來就很可能把自己餓死。
而且,草原上最有可能形成的新霸主,就是錢汝君現在帶領的這一批人。
這一批人,不需要有共同的生活經驗,只要錢汝君的洗腦,就會完全服從錢汝君。
完全服從,而且經過錢汝君的軍事訓練,也就是紀律訓練的匈奴大軍,在打群架的時候,一定能夠發揮出最大的能力。
錢汝君很期待。
等這批人把草原統一了,就可以開始興建其他五座城市了。
沒有比經濟的交流,更能促進物資的滿足的。
錢汝君在前面打架,她就讓火頭軍慢慢推進,開始做田野的基礎資料調查。
火頭軍的人,雖然當軍人很多年,但是大部分人,只學到煮飯這項專業,而且還是錢汝君教給他們的,至於田野調查,他們可不會。
幸好,他們身邊有一對一的學堂島學生,可以教他們。
至於其他學堂島學生很忙,必須把新語言教會洗腦的人,並且訓練他們的生活,還有軍陣。
以錢汝君的意見,不管是老人小孩,還是青壯年男女,都必須學會。
錢汝君這時候,可沒有辦法慢慢收集洗腦的人,都是一個時間,放進去很多人。
對學堂島學生來說,他們的工作也必須爭分奪秒才行。
學習的精華時間,就在他們從新恢復能力的前十天,不能夠浪費掉。
幸好,他們已經從之前的工作累積很多經驗,能夠比較好的做到有效率的教學動作。
建城的工作,學堂島的學生最後決定不要擬定計劃,而是見招拆招。
遇到困難,在集合眾人的智慧,想解決的辦法。
現階段,只要把辦事的步驟寫出來就可以了。
建城不需要具體的樣貌,只需要具體的工作專案。
從建城的地點決定之後,錢汝君沒有再把人馬派出去了,現在收集了五萬多人,其實,基本上已經夠成立一個大部族。
在清掃陰山下的時候,自然還能夠增加幾萬人。
不過,錢汝君初期的預估有點錯誤,這裡不是有幾萬人,而是三十萬人左右。
這片草原的確是很適合人生存的地方。
錢汝君從西套平原一直打到後套平原,到最後,錢汝君都在想,是不是該去前套看看,那裡算是最接近大漢長城的地方了。
也最接近皇帝劉恆曾經居住的地方,代國。
在皇帝的印象中,代國應該是一個苦寒之地吧?不知道,他走過塞北,領略到這裡的寒冷以後,會不會對這個觀念改觀。
如果要到更遠的地方征伐引起的警惕,會遇到的困難將會越來越多,所以錢汝君,開始,把這些人再放回空間裡,來做軍事訓練。
包括新收的人一起做軍事訓練。
除了軍事訓練之外,他們就是建成的最主要勞動力,老是讓女人小孩來做這些事就太過了。
女人小孩需要做事,不過他們做的事最主要就是替這些人處理後勤的問題。而且,她們也要準備後續建城所需的物資。
等這些女人小孩,學會了漢人的做事方法,還有烹調的方法之後,火頭軍就被解放出來了。
解放出來的火頭軍也不是沒有事可以幹,錢汝君要他們,開始做更多的軍事訓練。
既然皇帝把他們放在這邊,他們也回不去,那麼估計他們要在草原上生存許多年。
在草原上,不會戰鬥,即使在洗腦的匈奴人眼中,也不會被接受。
至於想讓匈奴聽他們的話,很難。
沒有錢汝君下令,他們就必須擁有超越匈奴人的力量,如果集體的力量沒有,至少要能夠達到個人力量的超越。
不要求超越全部,至少要超越七成。
對他們來說,這個事情,很難辦到。
雖然匈奴人才是錢汝君真正的部署,但是錢汝君還是大度的讓火頭軍,具有指揮的力量。
不過,說是指揮的力量其實更多是監督,其實也沒有什麼好監督的!
在錢汝君統領之下,匈奴人的大腦只要不出問題,根本不會犯原則上的錯誤。
他們會比一般人還乖。
錢汝君為了讓這些火頭軍有事做,就讓匈奴人時不時的犯一些錯誤,讓他們可以糾察。
到地方之後,第一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