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頁)
細棉布給爹孃做衣服,不然的話,還不知道大嫂又要說什麼呢。”
她們過來送糧食是孝心,也是好心,但沒想到還沒送到人家心坎兒裡去,陰陽怪氣的被說了一通,真是氣死人了。
“你說,爹孃有沒有可能不跟著老大他們過了,去鎮上跟著咱們過?”想讓老兩口鬆口不容易,想讓老大他們鬆口也不容易,畢竟爹孃他們一個能幫著乾地裡活,一個能幫著看孩子、做飯,都不是吃閒飯的人。
孫氏跟老大媳婦當了五、六年的妯娌,又在一個屋簷下住了那麼久,不說對這個大嫂有十分的瞭解,那也有七、八分了,“不可能,大嫂不可能同意的,只要她不同意,這事兒就辦不成。”
再說了,爹跟娘也不一定同意啊,人家老兩口一早就打算讓老大養老送終的,就算沒有老大,那還有老四呢,她男人在公婆心裡是排名最末的,就算是輪著老三,也輪不著她男人。
公婆現在都還能幹活,所以肯定是心疼哪個兒子去哪個兒子家,她男人就是想太多了。
好吧,顧川也覺得這件事操作的餘地不大。
沒過幾天,顧川他們又去了孫氏的孃家,同樣的也是留下的東西就走人,一碗熱水都沒喝完,不過也實在是喝不下去,水雖然是燒熱的,但上面隱約還飄了一點草木灰,可能是風不小心吹進去的,除此之外,用來盛水的碗就好像沒洗乾淨一樣,碗沿的裂紋裡全是黑,看著就覺得倒胃口。
“還是咱們自己家好。”孫氏感慨道,以前一直那麼過不覺得有什麼,但是現在再瞧瞧真受不了。
顧川樂了,“覺得家裡好就多在家裡待著,過幾天我去給你買幾隻雞,咱也別買小雞了,都入秋了哪還有小雞賣,就買那種正在下蛋的雞,以後每天早上一人一個雞蛋。”
“你不是說要送鐵蛋去學堂嗎,什麼時候去,別總往後拖著了。”孫氏一反常態的關心道,以前那是沒錢,現在有錢了,當然得送兒子去學堂了,那麼多富貴人家的少爺都去上學堂,就知道肯定是大好事兒,再說了她男人之前也總提,如果不是好事的話,哪會讓兒子去呀。
“鎮上就只有一家學堂,我託之前的掌櫃跟人家夫子說過了,後天就帶著束脩過去。”這夫子早些年中了秀才,只不過一直沒能再進一步,頭些年也就死心了,在鎮上辦了個學堂,教教孩子們。
不過也就是啟蒙而已,倒不是學問不夠,而是他不願意往深了教,反正給鎮上的孩子啟蒙,就已經能賺夠生活費了,還能教得比較輕鬆。
所以要想參加縣試,在鎮上學過三、四年以後,還得再去別的學堂學習才行。
第40章 農家子爸爸(十三)
“去了學堂,你就不能再叫鐵蛋這個名字,要叫‘顧承’,這是你的大名,鐵蛋是小名,知道了嗎?”顧川囑咐道。
“嗯嗯,爹你昨天已經說過了,我都記得呢。”顧承連連點頭,手裡拎著書箱,裡面放著書本!筆墨紙硯,還有他今天中午要吃的午飯。
顧川已經早早到了把學堂的情況都打聽清楚了,知道李夫子的學堂中午就只有半個時辰的休息時間,反正鎮上的人大多數也都不吃午飯,但這一年來,孫氏中午都會做點東西給兒子吃,怕他中午在學堂餓了,所以又得從家裡帶午飯。
“去了學堂要好好學習,聽夫子的話,回到家以後,再把課上學的東西交給爹,爹也想好好跟著學呢。”當文盲的滋味兒,是誰當誰知道,記賬還能說是跟著酒樓的掌櫃學的,但是認字可就沒有讓人信服的由頭了,還得跟著兒子‘學’一遍才成。
雖然一樣都是在鎮上,但李夫子家住的還是離顧家挺遠的,一個在鎮東,一個在鎮北,鎮北那塊兒地方比較清靜,不像鎮東住了不少生意人,喧喧嚷嚷的,不太適合學生學習。
“待會兒進去以後,不要亂跑也不要亂看,你負責留下個好印象。”進門之前,顧川特意囑咐道,雖然這是他之前就跟兒子已經說過的話了,但出於重視,還是又說了一遍。
李夫子的宅子很大,甚至還有門房,得讓門房通報過以後,他們才能進去。
“你就是劉掌櫃介紹來的吧,開糧店的顧掌櫃?”李夫子捏著鬍鬚道,可能是年齡比較大了的原因,頭髮和鬍子裡已經有一部分變白了,不過兩隻眼睛卻是炯炯有神,看起來甚至比年輕人還有精神頭。
“見過秀才公,正是顧某。”顧川不光言語客氣,甚至還拱手作揖,‘士’的地位在這個時代不容小覷,一旦取得功名,就跟普通人不一樣了,而秀才雖然沒有透過科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