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1/4 頁)
見杜甫還在,許萱不好說什麼,只不好意思道:“我原來以為道家和佛家一樣,都是不能娶妻生子的。”
李白哈哈一笑:“道家從沒這些規規條條框著,只要誠心,是同道之人便可。”
杜甫羨慕的看著兩人,忽然覺得李白縱然沒有施展自己的抱負,但這樣的生活似乎也很不錯,畢竟這些日子他都看在眼裡,李白的快活沒有一絲一毫的作偽。
李白還在興奮的說著受籙當時的場景,又道:“總算是又圓滿了一件心事,聽說李邕的家似乎就在這裡,不若明日打聽一下,前去拜訪。”
杜甫頓時又精神了起來:“好啊,我也久聞他的大名許久了。”
很久沒有見李白這麼高興過了,許萱自然任由他折騰去,衣裳只做了四分之一,她打算在離開齊州之前將衣裳做好。
李白和杜甫每人提了一壺好酒,便走便打聽李邕的家在何處,好在李邕的名氣很大,許多人都知道這位以文章書法聞名的“李北海”,故而他們很是順暢的來到了李邕府前。
聽說李太白前來拜訪,向來喜歡結交的李邕甚是開懷,親自出門將二人迎接入內,好茶相待,見兩人帶了好酒,也不客氣的收下了。
“昨日聽說太白來了齊州,但總歸是道聽途說,不敢貿然相信,沒想到你們今日竟然來看我。”李邕見杜甫氣質亦不同凡響,驚訝道,“這位是?”
杜甫便自我介紹道:“在下姓杜名甫,因在洛陽偶遇太白先生,一聊之下甚覺交心,同慕先生名諱,便一起來了此地。”
李白附和道:“子美文采非凡,白初看他親手作的詩時,亦驚為天人,暗歎實在是後生可畏啊!”
“某一見此人便覺非等閒人耳,既然又是和太白交好,定然也是個希世之才了。”李邕捋了捋鬍鬚,他今年已經年過半百,但精神看起來仍然很足。
第108章 醉裡挑燈看劍(五)
李邕的府邸充滿著書香氣息; 到處都是他親手寫的字; 他向來都是以書法聞名; 每逢過壽和過年,都會有人請他來寫對子; 只是李邕豈是隨便什麼人都給寫的!
李白邊看邊感嘆道:“太守的字乃舉世無雙,以前也只是偶爾看過一兩眼; 著實令人震撼; 這世間再也尋不到第二人與太守相同的書寫了。”
李邕聞言,冷哼了一聲:“總是有人喜歡將別人的東西拿來稍加改動; 便說是自己的東西,此舉才是令人最痛惡所為。”
這個李白倒是有所耳聞; 李邕平生最厭惡別人學他的書法,喜歡有創新的後生,他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似我者欲俗; 學我者死。可謂是深惡痛絕,便能令人知曉李邕是如何厭惡反感別人學他的了。
杜甫道:“若這世間所有人都有太守這般覺悟,不知能逼出多少傑出的人來,奈何更多人喜歡偷懶。”
“正是如此!”李邕不能再認同道; “也不知那些人究竟是如何想的。你們二人打算在此停留多久?”
杜甫略帶遺憾道:“若是無事,自然想多待一段時間,只是先前和人約好,恐怕明日就得回洛陽城了。”
李白奇道:“來之前怎麼沒有聽你說?”
杜甫笑了笑:“不想掃了先生的興致,況且我本也對太守慕名已久,早就想來這裡了; 也是興致所及,一時忘了和別人的約定。”
李邕惋惜道:“本想介紹一位南陵名家的後代與你們結識,不知你們有沒有聽說過劉祺這個人?他比我小上幾歲,幾十年來收藏了許多名人名士的字畫,你只隨意說出一個人的名字,他幾乎都有那人的真跡。之前是一直住在南陵,去年才搬來的齊州。”
“哦?”李白甚是感興趣,“那我倒還真有幾位的名人的字畫想要觀摩一二,子美啊,看來你沒有這個好運氣了!”
杜甫聽了更加難受了,但與人相約,定然不能無故失約,那豈是講信用之人做的事情?
李白見他可憐,也是於心不忍,問道:“若是今日能見一面,你也不必滿臉遺憾的回去了。”
李邕呵呵笑道:“那我這就親自寫個帖子,看他今日是否得空罷?”
杜甫忙感激道:“那就多謝太守了!”
也不知李邕在帖子裡都寫了些什麼,那劉祺很快就來了,甚至還帶了些字畫,皆小心的放在匣子內,親手抱進來,看起來甚為珍愛。
“文祺來了?還以為你今日沒有空閒。”看這兩人甚為熟絡,應當是嚐嚐聚在一處。
劉祺笑道:“你都寫了帖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