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2/4 頁)
間的大巴車,根本就沒想過暈車這種事會出現在自己身上。
這裡說是一個小鎮; 其實只是沿著公路的一排房子。房子背後,就是農田,還能隱約看到半山腰上的小村落。
莫長安撐著電線杆,頭埋在街邊的綠色大垃圾桶邊上,吐了個天昏地暗。
這個鎮著實不發達,路邊停的都是麵包車和三輪車,馬路上還有牛糞被碾爛的痕跡,垃圾到處都是,還能看到有人趕著馬匹經過。一眼望去,全都是老人,幾乎沒有年輕的勞動力。
李琴打了個電話,沒一會兒,一輛三輪車從村那頭駛來,停在了莫長安他們面前。
那是一名面板黝黑的中年男人,剃了個板寸,臉上頂著高原紅,衝他們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笑容。
“你們來了。不好意思,我們這條件不太好。”說著他看了看自己騎來的電動三輪車,臉上的紅暈又深了一些,結結巴巴道:“學校……有點遠,放心,這車我來的時候擦了好幾遍了的,乾淨的。”
男人操著一口帶有濃濃鄉音的普通話,生怕莫長安他們不信,還用衣袖往三輪車後面的座位上擦了擦。
“沒事,我們也是從地裡出來的,沒這麼多講究。”李琴率先登上了三輪車後面的箱子,坐在了改造的座位上。
莫長安也無所謂,只要不繼續坐大巴車,就都能接受。不然他寧願在車下面跟著跑,也不會上車的。
說起來那個男人說的學校,他爸媽似乎是帶他來獻愛心的?不過當著那人的面他也不好問,等一會兒到了目的地就知道了。
“孩子們知道你們要來,都在學校沒有回去。平時下午四點多,他們就要回去幫家裡做事了。”男人在前邊一邊開著車,一邊說著。
這鎮上小超市,話費充值中心,粉店,五金店倒是一應俱全,只是幾乎都沒有客人。老闆們或者在閒聊,或者在做自己的事,悠閒得不得了。
開店的和種地的就不一樣,雖然已經六點多了,但是田裡還有農民幹活的身影。七月份,大致是收割第一季水稻,第二季水稻開始插秧的時候。
過了鎮上的馬路,他們走的路就沒那麼好了,都是村裡自行修的路,剛好能供一輛車駛過。約是過了二十多分鐘,他們才到達目的地。
聽男人的意思,他是怕接到電話來晚了,所以從下午四點多就在這裡等著了的。
他們的目的地是村子裡的一所學校,看起來新修成不久,只有一棟教學樓,樓下是一個籃球場。學校外的圍牆還有施工的痕跡,不過已經開始投入使用了。
學校的名字就叫平安小學。
走進校門,坐在教學樓前面樓梯上的大大小小十來個小孩往這邊望過來。
可能是因為經常幫家裡人幹活,所以他們曬得格外的黑。若不是清楚這還在華國境內,莫長安差點以為自己來到了非洲。
“都過來,這就是出錢給你們建學校的莫叔叔和李阿姨。”
一群小孩見到男人過來了之後,都跑了過來,但是還是躲在男人身後,怯怯地望著莫長安他們三人,不說話。
“我們這個鎮是Y省最小的一個鎮,各個村子分得很散,所以沒有學校。家裡有條件的都把小孩送去縣城上學了,就只有這些家裡窮的,最大的十一歲了還沒讀書。
學校建成之後,我們申請的老師還沒過來,就由各個村的村支書輪流來給他們上課。也不知道講什麼,就先教他們說普通話。上面說9月份他們派的支教老師就來了,孩子們就有書讀了。”
聽到這裡,莫長安才知道,他爸媽居然揹著他捐了一所學校!
李琴招來躲在男人身後的孩子,一一詢問他們平時的生活細節,而莫建國則是和男人聊起了學校修建的情況。
“你生活的年代好了,我們那時候,比他們還苦。”莫建國和李琴跟莫長安講起那個年代的事來。
說起他們還小的時候,莫家村的事,還有那幾年浩劫。
幾乎所有經歷過那幾年的人,都不願意再提那時候的事。莫建國和李琴是在那件事結束了好幾年之後才出生的,但他們出生的地方因為地處偏僻,所以還保留著許多殘餘的惡習。
莫建國和李琴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瞭解了許多當年的事情。
“小時候的莫家村,有個老頭最愛跟大家講故事,你爸我幹完活沒事就喜歡去找他。那時候的事我問了村裡的好多人,就連你爺爺也不肯說。就只有他,把一樁樁、一件件的事講給我們聽。
如果非要用一句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