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3/4 頁)
事情。七喜,半個月前在清城買得油氈布還在你那裡嗎?”臨青溪一行人路過清城的時候,她在一家雜貨店裡發現了用兔毛織得氈布,而且上面掌櫃的還抹了一層厚厚的油,說是曬乾之後防水的。
臨青溪在清城發現的這種油氈布雖然和現代的油氈布沒法比,但有一樣令她很滿意,那就是能防水,所以她就把身上所有的錢,還有臨青飛身上的錢,全都拿出來買了很大一塊油氈布,然後讓臨七喜帶著,她怕回來路過的時候,這種油氈布就被別人搶先買走了。
“姑娘,在呢。”臨七喜在馬車外回答道。
“你找找看這裡有沒有棍子,如果沒有,我剛才在寺廟外看到有一大片樹林子,你去砍斷五六棵差不多高的小樹過來,然後把它們嵌在地上,然後把油氈布搭在上面,這樣你們就不會淋雨了。”楚國又沒什麼簡易帳篷賣,臨青溪只好自己想辦法搭出一個小帳篷出來。
“我和七喜一起去!”臨青雲讓臨青飛守著馬車,他和臨七喜去了外邊的小樹林。
寺廟裡其他躲雨的人都對臨青溪和淮氏這輛低調的馬車投過來淡淡一瞥,有的根本就選擇無視,反正大家都是過路客,沒必要太關注別人。
臨青溪在馬車裡待著有些無聊,外邊嘩嘩啦啦的雨聲讓她覺得馬車裡有些憋悶,總想探頭去外邊看看。
淮氏當她是小孩子心性,在一個地方呆不住,就對她說道:“溪兒,外邊雨下得太大,等到雨停了再出去。”
“師孃,沒事的,等到七喜他們搭好帳篷,咱們就可以出去透透氣了!”臨青溪還真有些坐不住了。
沒讓臨青溪等太久,臨七喜和臨青雲就用利刃削好了幾根長短差不多的木棍,然後和魯達他們一起按照臨七喜記憶中油氈布的大小綁好了木棍,並把四根最結實的使勁插進土地。
固定好棍子之後,臨七喜從自己的坐騎上取下來油氈布,與臨青雲、魯達幾人合力撐開搭在棍子上,上面因為有兩根棍子交叉著做橫架,所以油氈布放上之後很平整,而且壓上石塊之後,風也吹不掉。
寺廟裡其他躲雨的人見臨七喜和臨青飛幾人轉瞬間就搭出一個遮擋風雨的小亭子出來,眼中都閃過驚奇,接著他們又看到停靠的馬車上走下來一個**歲的小姑娘,雙眼亮晶晶的,看起來很是機靈可愛,馬車裡似乎還有人,但是沒下來。
“三哥,你們真厲害,這一小會兒就搭好了帳篷。”臨青溪滿意地看著這四四方方的小帳篷,幸好她買得夠長夠寬,幾個人站在下面,並不顯得擁擠。
“那也比不上小姐您,如果不是小姐有先見之明,這會兒大家還都淋著呢!”魯達將身上的蓑衣脫下來掛在帳篷的一個角上,也能擋著點風雨。
“還是姑娘聰明!”臨七喜也跟著誇獎了一句。
臨青溪被誇得有些臉紅,微微笑著,假裝沒聽到,眼睛轉向了別處。這時,她發現距離他們這個小帳篷不遠的地方就是那幾個乞丐。
密集的雨簾中,她看不到這些乞丐的面容,只看得到兩個乞丐撐著一個破席擋雨,席子下面還有兩個小乞丐,而另一個乞丐,頂著一口缺角兒的大黑鍋,黑鍋底下也有兩三個乞丐。
“娘,我餓!”臨青溪眼睛從這些乞丐身上準備移開的時候,就聽到破席底下的一個小乞丐仰起凹陷的小臉對身邊一直撐著席的人說道。
剛才,這些乞丐已經在寺廟裡乞討過了,只是大家都不知道這場雨要下到何時,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進京,所以心善的給了他們一點兒吃食,至於其他人則厭惡地把他們驅趕到院中角落。
“夏蓉,咱們帶的乾糧還有嗎?”馬車裡細心的淮氏也聽到了小乞丐喊餓的聲音,所以準備拿些吃的東西出來。
“夫人,沒剩多少了,只有一些前幾天小姐買得米麵在車上,可是也不多。”夏蓉知道淮氏心眼好,但就像很多人擔憂的那樣,她也擔心這雨會一直下,到時候這些吃的都給了乞丐,他們就會餓著了。
臨青溪瞅了一眼院子,臉上有了笑容,然後對馬車內的淮氏說道:“師孃,您不用擔心,我找到能吃的東西了。”
“是什麼?”淮氏在車內問道,這個小徒弟總能給她帶來驚喜。
“師孃等會兒就知道了,不過夏蓉姐姐待會兒要給我一些生面。”臨青溪調皮地說道。
“給你就是!”夏蓉也在馬車內笑著說道。
臨青飛剛才就順著臨青溪的目光一直走,此時已經知道她要做什麼,所以還沒等臨青溪跨出帳篷,他就快一步拉住她說道:“溪丫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