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2/4 頁)
“師孃,這到京城還有多遠?”這天,在郴州府城一家客棧休息的時候,臨青溪有些好奇地問淮氏。
淮氏摸了摸早上才給臨青溪紮好的小辮,柔和地問道:“溪兒是不是趕路趕累了?”
“師孃,溪兒不累!只是這一路上,溪兒看到最多的就是災民,三年大旱不是已經結束了嗎?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在外邊流浪?”這十幾天來,臨青溪沿途看得最多的就是攜家帶口的流民和乞丐,他們衣衫襤褸,瘦骨嶙峋,令人不忍直視。
淮氏嘆氣一聲,說道:“溪兒,三年大旱是過去了,可這大旱對百姓造成的災難卻沒有那麼快過去,你想想,他們為了生存,不遠千里背井離鄉,也許是一年才走到了這裡,也許是兩年,而這些日子裡,他們沒有了家,或許也失去了很多親人,等到再想回去的時候,也是沒那麼容易的。”
臨青溪點點頭,她覺得淮氏說得沒錯,人在經歷大的打擊之後,不僅會影響自己的生活,更會影響自己的心理,現代人不常說,幫一個人重建家園很容易,可要幫他們修補心中那座花園,是難上加難嗎。
更何況,現在楚國的百姓在“重建家園”這一方面還沒有看到希望,就算這一年多來,老天爺可憐世人下了幾場大雨,可旱災之後有些地方又出現了澇災,然後是瘟疫,接下來就又是大批的死亡。
死亡與飢餓自始至終都沒有離開過楚國百姓,他們現在依然處處受著各種威脅,如果不是自己也曾有過悲傷的回憶,看著這一路上的悽慘境況,臨青溪可能覺得所有的一切都是假象,這個世界本應該是美好的。
可現實告訴她,很多美好只存在想象之中,而現實就是這樣的殘酷,就在她經過的那些路上,隨時都會有人倒下去失去性命,而她則無能為力。
因為她的乾糧有限,她身上的銀子有限,她的能力有限,她能做的除了別人並不十分需要的同情和安慰,似乎再沒什麼了。
一路上的所見所聞,讓她漸感無力。現在,她很慶幸自己走出了臨家村,走出了福安縣,走出了雲州府,同時也更堅定了她要把地種好,要掙很多很多錢的想法。
淮氏能夠看出在這段出來的日子裡,臨青溪想了很多,她想,陸志明之所以態度強硬地想讓臨青溪走出那方小小的天地,就是希望這個聰明睿智的女徒弟能夠放眼天下,能夠心懷天下,只有這樣,她以後的路才會越走越寬,而天下萬民才能因她而受益。
為了安全起見,淮氏他們一行人走得都是隱蔽小路,巧妙地避開了一些是非之地,所以雖然到京城的時間晚了許多,但卻沒遇到什麼大的危險,就算有一些半路打劫的小毛賊,也被四個衙役和臨七喜他們輕鬆地解決了。
只是,馬車行駛到京郊的時候,一場瓢潑大雨將唯一通行的道路沖毀了,他們只好暫歇在京郊一處破廟裡。
當然,去往京城的人很多,而這處連院門都沒有的破敗不堪的寺廟裡,也早早地因為這場雨進了不少人。等到淮氏和臨青溪他們趕到的時候,只能在院子裡找塊空地了。
“夫人,前面沒法繼續前行,只能等到京中護城司的人把前面塌方的石塊搬走,咱們才能進城門了。如果繞路走的話,天黑路滑,比較危險。”衙役魯達披著蓑衣走近馬車說道。
“那就在這裡歇息一晚吧,你們找找看,有沒有能避雨的地方?”淮氏坐在馬車中對外輕聲說道。
“是,夫人!”魯達點了一下頭,然後又想了一下,繼續對馬車中的淮氏說道,“夫人,您和小姐最好待在馬車裡,外邊人比較多。”
其實,就算魯達不交代,淮氏也沒有下車的打算,剛才她在馬車裡就聽到了破廟裡各種吵嚷聲。
臨青溪還特意掀開馬車簾看了看,發現外邊各色人物都有,有經商賣藝的,有走鏢趕路的,有貴人家的丫鬟小姐,有衣著光鮮的富家公子,還有兩個威風凜凜的穿戴盔甲計程車兵,更有蜷縮在院中角落的七八個乞丐。
好在這破廟夠大,否則還真是裝不下這麼多人,而且後面還有人陸陸續續進來破廟躲雨,雖然廟裡的雨看起來比外邊的雨還要大。
“七喜,七喜!”等到馬車停穩之後,臨青溪在馬車裡急聲喊著臨七喜。
“姑娘,什麼事?”臨七喜正在檢查自己馬背上的東西,順便拍一拍馬身上的雨水,他也是很久沒騎馬了,這些日子,對這匹馬他也有了感情。
“溪丫頭,有事嗎?”臨青飛見臨青溪急著叫臨七喜,以為她發生了什麼事情,也關心地問道。
“三哥,沒什麼特別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