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第1/4 頁)
制,卻是聽差不聽調,整個升遷排程,連仁光皇帝也說了不算,全握在葉狐蘭蔻的手上。
護衛慈寧宮周邊的御前侍衛,全是長年跟隨葉狐蘭蔻的舊人,與其子弟,忠心耿耿,絕對可靠,無論素質與忠誠度,都不是仁光帝手上的新人能夠比較,許多帝黨的臣子剛知道這情況時,無不驚恐萬分,覺得這些人與皇帝近在咫尺,如果忽然發動武裝政變,實在太危險了,然而,當他們明白為什麼皇帝不用緊張,卻全都無言以對。
‘宮內一角成了鐵桶一塊,恍如敵國?這有什麼好擔心的?難道那一角以外的地方,就是我們的了嗎?這座龍宮裡,到處都是眼線與監視機關,那一角會不會武裝政變,有太大差別嗎?說來朕還有些羨慕那邊,最起碼,他們知道他們的自己人在哪邊,朕都還不曉得朕的自己人在哪裡咧!’這就是當前紫禁龍宮的實際狀況,一座牢牢被掌握在太后手中的鐵桶宮殿,而自從這次大比舉行以來,終於意識到大比不是分贓大會,反倒極有可能演變成一場大規模權力鬥爭的後黨群臣,一直爭著想要上慈寧宮,拜見太后,大吐苦水,並且請太后出頭做主,卻整個被葉狐蘭蔻拒之門外,連說話的機會也沒有。
情況在刺殺案之後有了改變,在驚傳有刺客入宮,行刺太后不果後,要求探望太后的李鵬學,終於獲得了接見,在這一天來到慈寧宮。
第二章 英雄豪傑.知己難尋
聽戲、看戲,這是數百年來,帝國貴族最喜歡的室內娛樂,哪怕時代進步,魔法技術不斷推陳出新,有了更多的好玩花樣,這種娛樂也從沒有被落下。或許,相比起其他可以遠距離進行的享受,這種能將整個戲班子一次叫回自家表演的行為,更能夠彰顯豪門顯貴的無比權勢,所以這項娛樂才在帝國貴族之間歷久不衰。
普通的豪門貴族,都能找戲班子回來,皇家自然更不會在這方面輸人輸陣,紫禁龍宮養了兩三個戲班,與其他的宮廷詩人、畫家、藝術家一樣,住在離皇宮不遠的豪華宿舍內,一經召喚,便能以最快速度趕進宮內由卝87book卝整卝理,表演獻藝。
仁光皇帝對這些藝術活動,顯得很默不關心,甚至可以說近乎嫌惡,覺得這些全部都是浪費時間的東西,所以宮內的這些藝術家,在他親政之後,就備受冷落,紛紛轉投向太后這邊,慈寧宮於是整天都是唱戲、歌舞樂聲,一派昇平景象,遠遠看去,慈寧宮前的戲臺上,眾多穿著華麗的演員,粉墨登場,連說帶唱,生動的演出,讓底下的太監、宮女,看得如痴如醉。
不過,戲臺上的這些名角,他們所真正在意的,卻不是那些宮女、太監的反應,他們在乎的觀眾自始至終就只有一人,只不過那個人的座位,遠在五十米外,而且有兩道細密珠簾遮擋,雖然透過魔法,那邊還是可以看到這邊,但他們這些凡夫俗子,想要看見五十米外的兩層珠簾之後,卻是絕無可能了。
也不知是否為了保安,所有的太監、宮女,未得傳喚,都不得靠近那兩扇珠簾,唯一例外的,只有一個眉發盡白的老太監,六十多歲的年紀,彎著老邁的身體,拿著拂塵,在簾裡、簾外忙進忙出。
這名太監雖然年老,卻沒什麼人敢小看,因為整個宮廷都知道,他就是葉狐太后手下的第一心腹,大太監安德山,追隨葉狐蘭蔻幾十年,深得信任,在帝國唯有李鵬學可比,凡是想要求見太后的大臣,都必須要先走通他的路子。
安德山雖已年老,腳步卻是不慢,簾裡簾外跑進跑出,反覆傳遞訊息,所帶來的主要都還是求見訊息,在已經不知是第幾次進入珠簾,帶來“李鵬學已經在外頭等候超過兩小時”的訊息後,簾內之人終於有了動作,而安德山也很快傳達太后懿旨,表示太后身體乏了,讓眾多演員謝幕退場。
戲還沒唱完,就這麼被叫停退場,對演員而言,無疑是臉上挨耳光,非常被羞辱的情形,但在這樣的立場下,又有誰敢說個怒字了?人人連忙叩頭謝恩,快速收場下臺,趕去外頭領賞,以最快速度離得遠遠。
想看戲,就喊一群人上臺;累了,一揮手所有人就依命退場,這似乎就是權力無比迷人之處,也無怪帝國貴族樂此不疲。
李鵬學跟在安德山的身後進來,到了珠簾前十步處,便即跪下磕頭行禮,這是帝國的禮儀,只不過,縱是一品大臣,也只能站在珠簾之外,遠遠看著簾內的那道身影,這多少令李鵬學有些不是味道。
“臣,李鵬學,叩見太后萬福。”
“李卿家免禮。”
幽幽的女聲傳來,是個頗為慵懶,卻相當帶有磁性的嗓音,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