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了玉蝶的皇子側妃,那身份便不可同日而語。苑知府又是為官的,能搭上五皇子這條線必也是助益多多,所以現下府臺夫人才會這般與姚玉欣親熱。可無論如何,過於推託總是不合適的,便開口說道,“即是府臺夫人的一片心意,玉欣你就收下吧。”
姚玉欣見姚喬氏發了話,便不再推辭,起身謝過後,便接過那匣子讓蘭雅收了起來。
三人用過些茶點,又說了些話,便有一個小丫頭走了進來,“奶奶,三姨奶奶說席面、器具都已經備好了,隨時可以開席。老爺現下讓賓客們都在花廳喝茶候著呢,自己卻領著五皇子往二門這邊走來,便著我來通報一聲,看奶奶怎得安排,她已經帶人先去花園子佈置了。”
府臺夫人連忙起身,“……既三姨奶奶去了花園子,那席面也需人照看著,我這便去看看……姚夫人……便讓這丫頭帶著你和玉欣去花園子尋三姨奶奶吧。”
姚喬氏也知道這怕就是苑知府安排的五皇子與姚玉欣的邂逅機會,當下也不多說,著蘭雅幫姚玉欣補了唇色,便辭了府臺夫人,帶著姚玉欣跟著來報信的小丫頭往花園子行去。
府臺夫人的茗香居離花園子很近,三人行將幾步,便棄了來時的抄手迴廊,入了奼紫千紅之中。
姚玉欣再怎樣性子穩、見識廣也只是個將將十四歲的姑娘,此時不免也有些惴惴,便無心看周圍的綠意蔥蔥、百花鬥豔,只低著頭沿著腳下鵝卵石鋪砌的小徑,跟著姚喬氏的腳跟往前走,大約片刻的功夫,便見小徑前端出現一個涼亭,涼亭正中一個石桌,上面擺著點心瓜果,而姑奶奶正坐在石墩上,向她們微微笑著。
“嫂嫂、玉欣,時候剛剛好,快過來吧。”
作者有話要說: 可能會改動哦~~
謝 玻璃珠 留評。
20第十二章 定親既成定局(下)
紀威一派悠閒的和苑知府走在二門的甬道上,剛在前院的堂廳中和邀請來的各位掌家人說了淮河水患嚴重、朝廷救災糧草暫時到不了,為緩解災情、避免瘟疫需要他們資助一事,開始人們還頗為躊躇,興許也在琢磨著如果此次出糧資助是否能要些減免稅務之類的好處,可就和他預料的一樣,姚當家的既然想和他搭關係,必然會有些表示。再看他未對資助一事說出什麼章程緣法後,姚志敏便頗聽琴音而知雅意的先站了出來,表示願意出糧出錢,幫助災民渡過這次難關,有一人表態,其餘各人倘若繼續猶疑就會落了下乘,到時候再得罪了他可就得不償失,於是便形成了人們紛紛表示願意資助的局面。為了表彰這種行為,也為倘若再有類似需要商戶出力的事情能循著這次的例,他便表示朝廷必會記得他們此次的義舉,也表示會為各位當家的上摺子,請旨要榮譽,於是這件事就這麼極其順利的解決了。
因著事務緊急,他當場就讓各位當家人寫了條子加了印籤,著人去辦這事。剛想借苑知府府邸犒勞這些個當家人,一起去花廳飲宴,便被苑知府叫到一旁,說是在他的小書房內有一方極好的硯臺,想邀他一同鑑賞一下。
他一向是想當個閒散皇子的,這喜好文房四寶、絲竹管樂的事人盡皆知。如果沒有昨天與姚家兄妹的偶遇,恐這會子他當真會以為這苑知府是尋了方好硯要同他一同鑑賞,可現下他卻知道這必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苑知府無非是打著硯臺的旗號,製造他與姚家姑娘見面的機會罷了,恐這方硯必然是塊好硯,可此次的重點卻是另一方好顏色才是。
於是,遵循自己確實很想見到那方身影的本心,也未推辭,便隨苑知府往二門這邊行來。
“數間茅屋閒臨水,窄衫短帽垂楊裡。
花是去年紅,吹開一夜風。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來晚。
何物最關情,黃鸝三兩聲。”
剛進二門便聽見歌聲,紀威停住腳步,細細的聽著隨風飄過來的聲音,清越空靈,婉轉動聽,不正是昨兒個那姚家姑娘?她唱的是王安石的《菩薩蠻數間茅屋閒臨水》,莫非她是喜歡和王安石一樣那種安然自適、淡泊寧靜的生活?那倒是和自己志同道合了,只是明明是一首清俊嫻靜、灑脫放達的詞,為何他卻從裡面聽出了幾許憂愁?怕是還是因著要嫁他為妾的事情吧?紀威微微蹙眉。
一旁的苑知府一直留心著紀威的神色,看他開始頗為專注,後卻又變得略有些不悅,忙出聲道,“你去看看前面何人歌唱?”
小廝忙跑幾步,片刻折返。“回爺的話,是三姨奶奶的嫂子,姚老爺的家眷來了。這唱歌的是他家大姑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