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部分(第2/4 頁)
輪組成的絞盤上,就是透過很多大小齒輪的機械轉動來化解飛機衝下來的高速動能。
這個阻攔裝置,她是看明白了,但是對它的實際強度如何,還是心裡沒底。
好在她聽高風說過,他們在陸地平臺上的試驗還是成功的,想來在艦上應該也可以。至於它能不能承受得住長期海鹽侵蝕和反覆降落衝擊的考驗——那就得等以後的多次試驗來檢驗了。
另外,在航母左舷中部的自穩平臺上還有一套“菲涅爾”透鏡式光學助降鏡。自穩平臺透過陀螺儀原理,可以保證透鏡射出的光束不受母艦搖擺的影響。
這個裝置最重要的是中部透過透鏡發出的5層光束。這光束長達2海里,並與海平面形成3到4度的夾角,飛行員只要沿著這道光束下滑,就可以正確地降落在甲板上。
為了幫助飛行員校正角度,光束從上到下分三層,上為黃色,正中為橙色,下層為紅色。如果飛行員看到助降鏡的光束是黃色,說明他飛高了,需要下降高度;反之,如果他看到了紅色光,那就該上升高度。
該系統兩邊還各有一排綠光,如果飛行員看不到中間的橙色光,只看到綠光,就說明他偏左或偏右了,這時他應該調整飛機的水平位置。
菲涅爾光學助降鏡目視直觀,使用起來簡單可靠,廣為英美等國航空母艦普遍使用。但是,它也有個最大的缺點,就是遇到陰雨霧雲,就往往“力不從心”,無法可靠地幫助飛行員降落。
好在航母艦上還有一套透過雷達制導的全天候全自動助降系統。
這個系統是由艦橋上後方的一部引導雷達,負責測出飛機降落時的運動引數,並和航母飛行甲板的運動引數一起匯入計算機,透過處理後得出準確的引降資料,由無線傳輸系統發射到要著艦的飛機上。著艦飛機上的接收裝置收到訊號後,自動駕駛儀會自動修正誤差,操縱飛機準確降落。
該系統最大的問題就是可能發生電子故障,尤其在戰爭狀態下電子干擾比較嚴重,就更不能信賴了。所以航母上的著艦系統,需要兩個系統共同使用,相互取長補短。
一年前,當高風第一次著艦時,就靈活地依靠了兩套助降系統。他在自動駕駛的基礎上,鎖定橙光下滑道,對準了艦尾的飛行降落區,俯衝而下。
艦上的著艦引導員和空勤人員們,透過肉眼和攝像監視裝置確認了飛機的尾鉤已經掛住了阻攔索,馬上用無線電向高風報告。
高風自己也感到了飛機像脫韁的野馬被套上了韁繩,前衝的速度迅速下降,不過他還是等到工作人員確認後才關閉了飛機發動機。
就這樣,飛鯊樣機以150節左右的速度著艦後,滑跑了90米,最後穩穩地停在了甲板上。
高風收起機尾的尾鉤,阻攔索自動復位。然後,工作人員開來拖車將他的飛機牽引到起飛區的位置。
等他開啟座艙下來,周圍又是圍滿了上來祝賀的人。好在還有第二架樣機緊跟著就要下來,人們只是簡短地祝賀了一下,又很快散開,去進行準備工作。
等大家散開後,高風才看見了站在人群后不遠地方的海藍,不由得微微一愣。因為她一身藏藍色海軍冬季制服的形象,和他倆四個月前分別時她還穿著空軍夏常服的樣子,大不相同。
不過,他發現海藍無論是穿什麼軍裝,都能很好地襯托出她的秀美挺拔。
高風微笑著大步上前,“啪——”的一聲立正,給她敬了個軍禮。
海藍並不回禮,只是抿嘴一笑,然後問道:“幹嘛給我敬禮?你的軍銜可比我高”
“可在我們家,你是領導啊”高風自動放下了手,又說道:“領導,我剛才表現得如何?”
“馬馬虎虎,算你及格吧”
“唉,”高風嘆氣,“我自覺可以打個90分呢”
海藍搖搖頭,“居然沒給自己打100分,看來你還挺謙虛的嘛”
高風笑了笑,雙手握住海藍的手,發現她的手有點涼,便舉起來呵了幾口氣,然後給她搓起了手,“甲板上風大,出來時多穿點”
“嗯……”海藍向四周看看,見大家都在注意看遠處那架逐漸接近的飛機,便反握住高風的手說道;“別婆婆媽**了,快看那邊——馬上就要下來了”
高風這才抬眼向艦尾望去,只見那架飛機的影像越來越大,飛得也越來越低,終於呼嘯著俯衝了過來。
“砰——”的一聲巨響,高風只覺得腳下的飛行甲板猛烈地顫抖了一下,不禁條件反射地抱緊了海藍,不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