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部分(第1/4 頁)
她時而觀察一下雷達和導航儀,時而凝神靜聽無線電通訊頻道傳來的各種資訊——心裡默默期待著裡面能出現自己非(霸氣書庫…提供下載…87book)常熟悉的那個聲音。
因為今天是高風率領幾名年輕的艦載機飛行員,首次進行編隊夜航訓練的日子。她和高風又是一個多月沒見面了,自然希望今天能和他見上一面。
大約在一年多前,她接到了調入海軍北海艦隊的調令。
匆匆收拾、打包、變賣了那個才住了兩年的小家裡的一切物品,她將孩子們送到了他們爺爺奶奶的家中。
不過,她也在那裡住了一個多星期,一邊陪著孩子們適應新環境,一邊找保姆。在試用了幾個保姆後,終於找到了一個能幹又樸實的滿意人選。海藍還教導了她幾天,直到她能幫婆婆分擔大部分家務,也能協助婆婆帶好一對雙胞胎後,她才放心地離開家,趕到北海艦隊報到。
很快,她登上了舷號88的航母艦員訓練綜合保障船,一直跟著瓦良格號,在港口和外海之間進進出出,反覆進行著試航及訓練。
那時候的瓦良格,還有很多大型的裝置沒有定型和列裝,船上的艦員生活艙也都沒有裝修,所以海軍官兵和工程技術人員們都只能住在88艦上,在回港的時候才能住在岸上的海訓宿舍樓。
88艦上的餐飲休閒娛樂健身等設施,應有盡有,可以說是軍中的一艘準豪華遊輪了。不過,艦員們並不是來享受的,他們住這裡也是為了方便海試。
有了這艘被譽為“航母保姆船”的保障船跟著,在瓦良格內部還沒完工、不宜大量住人的情況下,他們這2000多名艦員和技術保障人員,就可以在外海生活三週。這就避免了瓦良格號在外海和母港之間頻繁奔波,也就能大大加快海試的速度。
88艦上也為艦載機飛行員和航空機務人員準備了生活艙室,但是在海試初期只有兩架艦載機樣機,航母上的機庫也還不能啟用,所以高風等試飛團隊的人還是駐紮在岸上的空軍訓練基地。
於是,海藍在海上,高風在岸上,兩人只能藉著高風幾次試飛艦載機著艦的機會,見上一面。
高風的第一次著艦,也是在冬季。
那時,瓦良格經過前兩次的海試,已經驗證了其在航海動力、水密艙、雷達導航、通訊等方面都沒有大的問題,技術人員這才在艦尾的飛行甲板上安裝了攔阻索,準備進行艦載機的著艦試驗。
固定翼艦載機的著艦,要比它從艦上起飛複雜得多,也危險得多。
高風在前一次試航時,曾駕機從航母上低空通場,回去之後他在電話裡對海藍描述了他在空中的感覺。
如果說,他在空中看陸基飛機場,大概能有籃球場那麼大,那麼航母的飛行甲板就只有乒乓球檯那麼小了。
在艦載機自身還必須保持三百公里左右的時速、以確保著艦失敗後還能復飛的情況下,要讓飛機一下子對準那個小小的降落平臺上的跑道,確實很困難。
海藍聽他這麼一說,自然有些擔心,高風卻又馬上安慰她。
他說,他在烏克蘭已經接受過艦載機著艦的訓練,在國內的訓練平臺上也練習了上千次起降了。他的降落技術應該是國內最好的,不必為他擔心。
對於高風在飛行方面的能力,海藍從不懷疑。只不過一年前的試航,她對瓦良格號上安裝的著艦系統還沒什麼信心。
最讓她不放心的是攔阻索裝置。
全世界雖然有不少國家擁有航母,但真正能夠生產現代化攔阻裝置的,卻只有美國和俄羅斯兩家。
艦載機著艦時,其機尾伸出尾鉤來鉤掛甲板上的攔阻鋼索,藉此讓帶有巨大動能的重型戰機停下來。
這鋼索因為要配合尾鉤的弧度,就不可能很粗,大約只有拇指粗細;而且也不能太硬,否則很容易結束通話。總之,對這攔阻索材料的鋼性和韌性的要都求很高,當然對飛機尾鉤的強度要求也是很高的。
中國最初是想向俄羅斯購買四套攔阻索裝置的,但最終還是遭到了俄羅斯拒絕。其實,就算是俄羅斯自己的庫茲涅佐夫級航母上,也曾發生過攔阻鋼索斷裂,導致著艦飛機滑入大海的事故。
所以,海藍對國內後來自主研發的攔阻索極為關注。以至於在工程人員安裝除錯的時候,她還近距離地接觸和觀察過它的構造。
她看到在距離艦尾五十米左右的地方,設定了四道攔阻索。每道大約相距十四、五厘米,高度大約三十到四十厘米。鋼索兩頭纏繞在內部由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