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第3/4 頁)
夫差由勾踐引著上舟,伍封忙跟了上去,顏不疑將大部分侍衛留在舟下,只與伯嚭帶了二十名侍衛跟在後面,伍封見楚月兒和鮑興的銅車在舟下,向她使了個眼色,意思是小心戒備,這才與眾人入大艙。
艙中並無越卒,只有當中的一個大案和兩旁兩條長案,十餘個寺人立在兩邊服侍,兩個寺人上前,將夫差攙扶著坐在右手的席上,勾踐也在對面坐下,夫差和勾踐二人各踞一案,相對而坐,伍封、顏不疑和伯嚭站在夫差身後。
寺人奉上了酒食,勾踐道:“牲鼎已備,不過十餘年未見,寡人時時念著大王的恩德,今日正該先用酒食,述些舊誼。”
夫差知道他口中“恩德”二字的含義,心中凜然,不敢多加停留,忙道:“國事要緊,不如先議和款,歃血為盟,然後再述私誼。”
勾踐笑道:“雖然眼下是在吳國境內,但這船上卻是寡人的地頭,正該略盡地主之誼,理應先用些酒食,再談國事。”
勾踐甚是殷勤,先後向眾人敬酒,伍封、顏不疑等人都只好站著陪勾踐用了些菜餚美酒,各自說了些客氣的話。
待寺人上了十幾道菜餚,已是足足過了一個多時辰,勾踐絕口不談國事,夫差心中焦燥,忍不住道:“大王,酒食已夠,還是談談兩國的和議吧。”
勾踐笑道:“大王倒是性急得緊,未知大王對和議一事有何想法?”
夫差道:“吳越二國這一二百年間多番爭鬥,兩國之民死傷無數,寡人心中不忍,不如今日吳越盟誓,世世代代為兄弟之國,從此永不侵害。”
勾踐道:“寡人其實也不是好鬥之人,只是越國地處東海一隅,地小國貧,山多田少,眼下民戶日多,地不敷用,若不向外掠地,難以為生。越國東鄰楚國,北有吳國,欲向外掠地,只有向楚吳兩國著手。”
眼下越國勢力頗盛,是以越王勾踐便公然宣稱要對外掠地。
伍封心道:“以前列國之戰,爭的是霸主之位,這些年來漸漸卻以掠地奪民和吞併它國為目的,只是勾踐公然以掠地為由針對吳國,有些不成體統。”
勾踐又道:“楚國勢大,楚王又是寡人的外孫,楚吳兩國相比,吳國自是與越國疏遠一些,鄙國要向外掠地,只好向吳國下手了。”
夫差皺眉道:“如此說來,鄙國與貴國的和好幾乎是無從可議?”
勾踐道:“也未必不能議,鄙國其實並不想得罪貴國,除非貴國能將東境由南往北離海十里之地賜給鄙國,鄙國之境便可直達泗上十餘小國和九夷之地,鄙國滅九夷之後,便可與齊魯相爭。”
夫差驚道:“鄙國的沿海之地共四百多里,若盡數交給貴國,豈非將吳國漁鹽之利盡數讓了出去?這怎麼可以?”
伍封心道:“勾踐如此提議,便是傻子也不會答應,這人漫天要價,必然另有索求之處。”
勾踐笑道:“寡人便知道大王必定不會答應,因此還有另外一議,便是貴國將浙水之北、江水之南、太湖之東的近四百里地賜給鄙國,有了此地,相信鄙國百年之內也不會有北上之念。”
這四百里之地是吳都東面的沃土,粟產最豐,向來是吳國之糧倉,越人對此地垂涎已久,是以上次陳音為使到吳國,便曾索要此地。若此地交給了越國,太湖與越共有,便是將吳都之東的防務拱手讓人,越要伐吳,當真是朝發夕至,無以為抗。
夫差向伯嚭等人看了一眼,齊齊臉上變色,夫差皺眉道:“吳越笠澤一戰,雖然互有傷亡,似乎鄙國佔了上風,眼下大王之後和一眾大臣均在鄙國手中,大王反而索要吳地,令寡人有些不解。”
勾踐大笑,道:“其實孰勝孰敗,大王心中最為清楚。大王若不許此地,寡人只須再帶五萬精兵北上,到時候越人之所得,恐怕並不只是這四百里地,而是整個吳國。”他說得十分豪氣,倒也不全是恐嚇。
顏不疑在一旁冷哼一聲,道:“大王莫要忘了,尊後還在鄙國之手。”
勾踐搖頭道:“她算得了什麼?若是有何意外,越人恐怕無不盛怒,士氣之盛,寡人就算賜三軍數十萬金也不如,到時侯傾國一戰,後果可想而知。貴國名臣勇將漸去,軍心不附,加上連年天災,民不聊生,軍糧不足,怎能與我們越軍相抗?笠澤一戰,足見強弱之別,若非龍伯另施詭計,此刻吳國早已不存在了。這一點,貴國君臣上下想來也心知肚明。”
伍封忽道:“那石番行刺大王之後,想來是大王指使吧?想不到石番身後的主使之人竟是越人!”
夫差等人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