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部分(第3/4 頁)
做得了太保,但他們必不會來扶桑。眼下扶桑所需的是豐足,還說不上推行仁和禮,孔門弟子來了,就像讓大象驅趕蚊蟲,不免委曲了滿腹學問。所以孃親並沒有帶他們來。嗯,那太保、少保的玉碟我須帶著,日後或能用上。”眾人聽他說“大象驅趕蚊蟲”之說,無不好笑。
次日,伍封在議事殿將所有家臣招來議事,連二十八個鐵勇町守也都招了來。
伍封道:“過幾天我要回中土,也不知道會有多少日子,這大和之地決不可棄。大和眼下還是荒蠻之地,須得大興德政教化,使海外之民知道我中土文化之教導。如果有一天大和、甚至扶桑能如中土般富庶斯文,這就是我們萬世不滅之功業。或者這需要數十年、數百年,但闢源興流,德傳後世,是伏羲、女媧、神農、炎黃、商湯、文王、周公之功業,決非立一國、興霸道所能比擬。”
眾人聽他這麼說,登時十分興奮。伍封又道:“要行此業,非得有能人為之不可,我們這近年時間,人手不足,俱各辛苦,幸好諸位前來,我想留些人下來。”眾家臣紛紛表示願意留下來。
伍封先將已定的官制解說,道:“我想請秦兄為兵部大夫,未知秦兄是否……”,秦失忙擺手道:“大神,自家知自家事,我不通兵法,當這兵部大夫不堪其職。”他最懂得宮中之政,知道稱呼辭令之要緊。他不再稱伍封為“龍伯”,而學著扶桑人般改稱“大神”,顯是願意留下來,才會依扶桑人的叫法,以免亂了朝堂稱呼。
伍封怔了怔,旋即會意,皺眉道:“以秦兄之才……”,秦失笑道:“大神定是怕將官兒封小了,我會不悅。乾脆這麼著,我出身貧寒,織匠出身,既然有個服部管絲織布匹,我便在服部當個閒散官兒好了。”伍封見他說話率直爽快,不禁微笑,道:“既然如此,秦兄便請為服部大夫。這兵部大夫便讓小戰擔任,總管大和五百士卒。”秦失與莊戰都正色施禮以謝。
伍封道:“小傲政事通達,這些年與外父、冉雍先生在一起,想必學了不少本事,便為天君大相,給王姬當個助手,職同大夫,專責各部的溝通排程,是個無事不管的官。”又對田力道:“我新設了一職,名為大藏大夫,專用來往來扶桑和中土,搬運財貨資物。田兄大才,便請田兄任這大藏大夫,我將飛牛大舟以及舟上計程車卒、漿手都交給你,再讓滿飾基為大藏大輔,相助田兄。這可是個辛苦的活兒。”田力大喜,他向來自是個嚮導一類的職司,未充大任,田恆甚或還將他棄之一旁,讓他為田燕兒的總管,今日卻擔任要職,掌管巨舟,為伍封運送財物。這種職司涉及大量財貨,非極信任者不能擔任,伍封將這職司交給他,可見對他信任之至。田力感激得眼中泛淚,道:“多謝大神的重用,小人必當盡力,雖死不悔。”他也學著秦失,改稱伍封為“大神”。滿飾基本善騎射,整日與樂浪乘、天鄙虎在一起訓練水軍,數年下來,如今水上技藝也十分不凡,輔助田力涉海運物自然是足堪其用。
伍封又任巫金、巫木、巫土、巫火為兵部大輔,與巫水相同,眾遁者都為少丞,安置軍中為將領,協助練兵。巫水仍在荷戈掌管水軍,主理漁鹽。莊氏十子各依其才,分往六部為輔丞。渠牛兒、公斂宏因功由少丞升為大丞。
胡弦兒為大藏大輔,助春雨管理財物倉廩。鮑義為人忠義,特封為齋藏大丞,守祭臺宗廟,其實也是為了讓他安然養老。
鮑興夫婦、商壺、樂浪乘和天鄙虎隨自己行走,為軍中之將。因為莊氏十子在各部,庖丁刀和圉公陽便抽調回來,也隨自己出行。
安排已定,伍封正色道:“這大和六百里地,丁口不足,農具大多還是石器木器,牛耕也是剛剛推行,一切還有得慢慢發展。這種事情得依情形而來,我們切不可急功近利,企圖一夜之間天下大變。其實我們以五百士卒四下征戰,足以一統扶桑,擴疆闢土,但這有何用處?六百里地還不能富足,何以治理扶桑?是以切不可見我們勢力最強,便生征服四方之念。小戰,我們這五百士卒既是用來對付外敵,主要還是巡視境內,整肅治安。如果趕上地牛翻身、大風相襲,還得動用士卒。”
眾臣都點頭道:“謹遵大神吩咐。”
伍封又道:“雖然說城以聚民,但眼下人力不足,也沒有外敵,就算有的話,小戰這五百士卒也足以應付,是以暫不必再建城池。平日常有其他部落持物來換我們的藥、青銅器皿、銅鏡、陶器、美酒以及青鹽,我們以物換物,不可貪利。精鐵鑄制必備的兵器,次鐵盡數拿來鑄制農具。”
他叮囑了許久,笑道:“各位都是大和的要臣,又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