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第1/4 頁)
皇位之上劉協看出曹植與楊修之間頗有敵意,心中大喜。要知道,楊修也是當世有數的才智之士,乃是年輕一輩中與曹植名氣不相上下的人物。不過由於曹植年紀較小,頭上的光環更強一點,使得他在風頭上蓋過楊修一些而已。不過劉協並非楊修,他不在意年齡如何,只在意能不能形成制衡,因而劉協此時也略帶得sè地瞥了曹操一眼。
只不過讓劉協失望的是,面對楊修流lù出的敵意,曹操仿若未見,還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劉協見到,心中一凜,暗罵道:“好一個老賊!”想罷,劉協也收斂起臉上的笑容來。
這時,坐在一邊的孔融卻是長身而起,對皇位上的劉協拱手道:“陛下,楊修和曹植雖有才名,但臣負責陛下的學業,理當要盡責。他們雖有曹司空和董國舅保舉,但臣還是要考校一下他們的學問,看他們能否勝任陛下的shì讀。”
劉協聽得大喜,他之所以將孔融也留下來,為的就是要孔融說這話。如若面對孔融的考校,曹植不能過關的話,那你曹操怕是也沒有面子再說要曹植留下了。
想到這裡,劉協點了點頭,笑道:“老師所言甚是,不知曹愛卿和楊愛卿意下如何?”
這點裝樣子,曹操和楊彪自然懂,二人齊齊拱手道:“一切按照陛下吩咐便是!”
劉協微微一笑,向孔融做了個請的手勢。孔融也不客氣,直接上前幾步轉過身來,自顧自地說道:“聖人學問之根本,乃在經學,其餘一切文章、詩賦等皆脫不出經學。因此老夫今日要考二位的,乃是經學!”說完,孔融頗有深意地瞥了曹植一眼。
面對孔融那帶有異樣的目光,曹植自然知道他的意思了。現在自己的名氣雖然響亮,但打響名聲的一個是《心術篇》而另外一個則是《靈芝篇》。這兩樣,一個是文章,一個是詩賦,這都與經學沒有太大關係。而除此之外,曹植也沒有在經學上展現過自己的能力。相反,楊修出自四世三公的楊家,自小就浸yín經學,功力就算不如老一代,但也十分深厚。很明顯,孔融是要考曹植的弱項了。
對此,坐在一邊的曹操也不由得皺了皺眉頭。自家知自家事,經學這東西不是常人能輕易學會的。大世家為何能夠長達數十年甚至百年屹立不倒,正是因為他們在士林之中威望極高。而這威望也非輕易能闖出來的,還需要讓人信服的學問,這學問主要便是指經學了。
而要學習經學,當然是老師越好,學得也越精。而大世家經過歷代鑽研的,對經學的理解遠勝寒門士人,傳給後代的知識自然也比寒門要深厚得多了,這便是所謂的底蘊。相反,曹操出身寒門,雖然也有習經學,但畢竟沒有好的老師,學的也是皮毛,怎如那些大世家自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
因此,曹操本人雖然擅長詩賦,但經學水平卻不怎樣。至於曹植,曹操雖然知道他聰穎,在詩賦、文章上很有天賦,但經學畢竟不是詩賦、文章,沒有好的老師單憑自學,很難學到精粹。
這讓曹操的心中,不來由地升起了一點擔心的情緒!
' '
第二百五十五章 朝堂對楊修(下)
第二百五十五章朝堂對楊修(下)
相比於曹操的擔心,曹植卻是淡定多了。孔融考他經學,若是考五經上的內容,他是絲毫不懼。這一世,從小便開始讀書,那些書可不是白讀的。更兼這一世,繼承了曹植身體的能力,雖然做不到過目不忘那麼誇張,但強大的記憶力還是讓曹植將五經一字不漏地記下了。
那邊孔融說完之後,便直接問道:“《尚書》商卷太甲中,內容是什麼?”
曹植聽到,想也沒想就答道:“惟三祀,十有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嗣王歸於亳。作書曰……”曹植是一字不漏地將孔融所問的內容背誦出來。
而讓人驚訝的是,在曹植開聲背誦的同時,那邊楊修也同時背誦而出,所背內容與曹植一模一樣,分毫不差。
這一幕,讓在場幾人悉數愕然。其中當數孔融最為驚訝,他所問的這段內容,其實是比較偏的,楊修熟讀《尚書》能答出來他沒有絲毫意外。反而是他要針對的曹植,竟然也反應如此迅速地回答,實在大出他的意料,孔融的心中此時已經有些預感,恐怕自己的算計要落空了。而另外一邊曹操的臉上很快就浮現出淡淡的微笑。
不過孔融很快就收拾心情,凝聲再問道:“《禮記》王制第五……”
這次更誇張,孔融話音剛落,曹植和楊修同時回答道:“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諸侯之上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