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2/4 頁)
踏上戰場,他都會隨時將她寫的那些信帶在身邊。無人之時,便掏出來反覆回味。她那些信寫的並沒有什麼邏輯,大都是講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甚至還會講到她與庶妹們之間的小姑娘們的勾心鬥角,那些明明都是瑣碎的、鬧騰人的小事,但是他卻願意不耐其煩一遍遍地看,一遍遍地猜測她如今的模樣,一遍遍地想,他在看這些信時,她在做什麼,有沒有跟他一樣,如同他想她一般,她也想著他。
他那個時候想得便是,我的月兒,你快些長大吧,然後我就可以五花馬、千金裘,八抬大轎把你娶回家,日日夜夜把你放在我身邊,聽著你囉囉嗦嗦地給我講你想講的事情,看著你笑靨如花,與你執手共白頭……
然而,他回去時,她卻已經變成了一座冷冰冰的牌位。
鄭嬤嬤被齊王殿下這人突如其來的變化嚇了一跳,直到齊王殿下和他的手下都跑了出去,她也依舊沒能回過神來。
其實,不在戰場上的齊王,並不像是一位將軍,更是像一位溫潤儒雅、詩書才華的世家公子。他雖然貴為齊王,卻對下屬及將士們體恤不已,平日裡對待她們這些喪夫喪子的老嬤嬤們,也是格外的尊敬。她從未見過齊王殿下這般冒冒失失過,也不知齊王殿下是怎麼了。
回過神來,鄭嬤嬤也急忙跟了出去,追在齊王殿下的身後,一路跟著他去了藥材庫的氈房。
鄭嬤嬤雖然平日裡一向話少,但是她確實真心的感激齊王殿下的,自然打心眼裡關心齊王殿下的一舉一動。
若不是齊王殿下給了她安身立命之地,她如今還不知身在何處。放眼望去,整個西北邊疆軍營中,又有哪一個不感激齊王殿下的?若是沒有齊王殿下下令購得良家子嫁與將士,西北軍營的將士們只能是一直打著光棍。若不是齊王殿下在軍營中重醫術救治,受傷了的將士很可能還沒有死,就已經被捨棄了。也是因為這些事情,齊王殿下在廟堂之上的呼聲才會如此之高。
齊王殿下做事又是秉承自己一貫原則,絕不會妥協,如今遇到軍用藥材有以次充好、以假亂真之事,齊王殿下絕對不會姑息養奸的,定然會好生懲治那些惡人一番。
鄭嬤嬤追了幾步,因為比齊王殿下更熟悉營地裡的氈房位置,所以很快就追上了齊王殿下,頓時便鬆了一口氣,又抬眼打量了一眼齊王。
這次,她看到了跑在前面的齊王戰袍外面,放置了一塊黑布,是孝布,放在了很顯眼的位置上。
這種孝一般都是給自己的親人長輩所戴的。鄭嬤嬤雖然身處西北軍營之中,平日裡也不多言多語,但是對廟堂之事還是略有耳聞的。她知道,當今聖上龍體康健,皇后娘娘鳳體無恙,就連太后娘娘也是鳳體安康,齊王殿下的這個孝,並不是為長輩所戴的,唯一能符合齊王戴孝之人,便也只有那位還未入齊王府門,便香消玉損的齊王妃了。
這位王妃也算是一位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她的父親曾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林相,後因被扣上謀逆叛國的罪名,全家上下無論男女老幼皆奉旨斬首了。齊王殿下與這位林相的嫡長女是指腹為婚,他在這位姑娘香消玉損之事,不顧被冠上勾結之名,毅然決然地娶了她的牌位進王府,許了她王妃之位,信守了當初的諾言。
齊王一身傲骨,錚錚男兒,一言九鼎,答應過的事情決不食言,他既然說過要娶她,即使是那個姑娘死了,他也定然會娶她的。鄭嬤嬤不知道齊王殿下究竟是如何想的,為何要娶一個已經死了的人?讓一個死人霸佔了自己的王妃之位?何況,這位姑娘的身家背景並不清白,甚至她的父親還是當今聖上最為忌諱的林相,齊王殿下一意孤行地娶了她,豈不是明擺著要跟當今聖上對著幹嗎?齊王殿下雖然貴為中宮嫡子,立為儲君的呼聲最高,還有軍功在身,但至今聖上雖然重用他,卻並未下旨將他立為儲君,還有其餘皇子對儲君虎視眈眈。如此險境壞境之下,齊王殿下行將踏錯一步,都有可能身敗名裂,死無葬身之地。但是,他依舊是不管不顧,毅然決然地娶了那位已故王妃的靈位,讓一個已經死了的姑娘佔了自己的王妃之位,甚至放棄了去娶一個能對他將來繼承儲君之位的有利有家勢的姑娘。
自然,齊王這麼做,獲得了無數文人將士稱讚其大義。只是,楊嬤嬤這麼算,都覺得齊王的這筆買賣,實在是做得不划算。
也容不得鄭嬤嬤多想,她就又被齊王他們甩開了。就算是她再熟悉藥材庫這邊的路,但是畢竟趕不上行伍出身的齊王殿下他們,跟不上才是常事。
齊王殿下像是沒有蒼蠅一般,在藥材庫這邊亂轉,最後總算找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