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第2/4 頁)
怕文官勢力不會這麼輕易的就讓兵制改革順利推行下去……
何況李弘還打算同時開辦皇家軍事學院,這根本就是在跟兵部搶權,想也知道,只要這個提議一出,必然會遭到大批人的反對。
“嗯,這一點孤也曾經想過!”
李弘一怔,旋即眼神變得柔和了許多,頓了頓開口說道。
自己這個老師,真的是為了自己嘔心瀝血……
儘管他不認可自己的做法,但是還是盡心盡力的為自己考慮,一時之間,李弘有些為自己隱瞞了戴至德而有些愧疚。
要知道,說到底,戴至德也是文官勢力的一員,但是這個時候,他卻沒有站在文官的角度上考慮問題,反而在想著如何能夠幫自己應付文官。
“首當其衝者,必然是大部分文官的非議,不過這件事情孤不打算親自出面,想必英國公應當能夠應付的來,棘手的是政事堂的幾位宰相!”
一時之間,李弘的眉頭也皺了起來,口氣中也多了幾分憂慮。
品階不高的官員不用考慮,李績肯定能夠應付的了,但是若是到了政事堂,恐怕李績的影響力就小了許多。
而這一次,李弘觸碰到的,將是整個文官勢力的利益,恐怕就連和他親善的幾位也不會在此事上留下什麼餘地。
這麼一來,李弘就勢必要親自出馬,但是如此的話,恐怕這麼多年以來,李弘在文官當中建立的威望就會大大降低。
“嗯,的確,郝相持身公正,但是因為身在文官當中的原因,恐怕不會多說什麼,而許相的態度應當要看娘娘究竟如何表態,剩下的幾位當中,恐怕除了老夫,都會反對此事!
而就算是老夫,對於此事也是不方便表態啊……”
戴至德皺著眉頭,開口說道。
不管怎麼說,他都是文官當中的一員,只要他還留在文官當中,就不能當眾表態支援此事,否則的話,就連他的處境也會變得艱難起來。
而李弘一時也陷入了沉默當中。
政事堂如今共有六名宰相,老資歷的門下侍中許敬宗,剛剛升遷中書令的郝處俊,還有尚書省的左右僕射戴至德和劉仁軌,以及新晉入政事堂的門下侍郎薛元超和中書侍郎李義琰。
這幾位當中,戴至德和郝處俊和李弘較為親厚,許敬宗的態度曖昧,而剩下的除了李義琰和李弘不大熟悉之外,劉仁軌和薛元超都是和李弘不大友好的人物。
這麼看來,局面的確不容樂觀……
嘆了口氣,李弘開口說道。
“戴師,其實局面並非像你想象的如此不堪,孤不是前隋煬帝,自然知道窮兵黷武之危害,故而兵制的確要改,皇家軍事學院也要建,但是卻不會對軍方的實力有太大的提升。”
李弘的口氣帶著幾分無奈,卻是讓戴至德神色一動。
“殿下此言何意?”
雖然剛剛戴至德說了這麼多,但是其實他心中最擔心的還是李弘對於軍方的重視程度,現在李弘和軍方如此親厚,如果未來李弘得登大位,那麼恐怕會重蹈隋煬帝的覆轍。
不過戴至德也是混跡朝堂許久的人物,自然知道這種事情自己即便是李弘的老師,也不便多說。
只好在心中決定要找機會慢慢勸說李弘。
不料現在就直接被李弘看穿了心思。
既然如此,老頭子也就不藏著掖著了,直接開口問道。
“呵呵,戴師其實多慮了,兵制雖改,但是軍費也將增多,如此一來,軍隊將不單和兵部接觸密切,和戶部的關係也會變得更加密切起來。”
李弘苦笑一聲,正色開口道。
只是這一句話便讓戴至德的眼神亮了起來。
第二百六十三章:李弘的真正想法?
先前他倒是沒有想到這一點,如今的大唐如此富庶,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府兵制替大唐省下了一大筆軍費。
普通的地方軍隊,在軍府當中,因為閒時為農,所以雖然對軍費有所消耗,但是算得上比較少的,而京中的禁軍糧餉則是由兵部負責,而如果真的能夠將兵制改革完成。
那麼戶部對於軍方的鉗制力將大大加強,而這麼一來,就算兵部的權力稍有損失,也不會對文臣勢力造成多麼大的影響。
“嗯,這一點倒是老臣疏忽了!”
戴至德點了點頭,口氣也緩和了下來。
但是李弘卻沒有停住話頭,繼續說道。
“不止如此!皇家軍事學院,雖然是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