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頁)
面臨全軍覆沒的結局。可是,如何應變呢…”
石青帶著疑問掃視眾人,許久…沒人回答。他只好自問自答道:“向東,前有汝水擋道,後有追兵,肯定不行;向南,就算突破悍民軍,前面還有淮河阻擋,也無路可去;向北,是懸瓠城,那兒有四五千敵軍正自南下;迎頭而上那是自蹈絕路;目前,唯一的活路就在西方,只要衝進桐柏山,就有了生機,就有了從頭再來的機會…”
“可是,樂弘和豫州郡兵回合後,西邊有近三千敵軍,我們未必衝得過去。”韓彭提出了疑問,他是徵東軍中最有戰局觀的大將。
“說得好!所以我們需要迂迴。”
石青讚許點頭,繼續道:“直接向西衝擊,前有大軍阻撓,後有悍民軍的追殺,未免不智;我們先向北走,將對手全部調動起來,跟在我們屁股後面跑;一俟會合孫叔,全軍立刻向西轉。只要跑得足夠快,我們一定能突圍…”
說到這裡,天際又是一陣悶雷滾過,烏雲低低垂落,眼看大雷雨即將到來,石青一指上天,高聲叫道:“天公開眼,雨季來臨,正是突圍的大好時機。諸位,切莫辜負上蒼美意。”
三位大督護相視一眼,默然應允。
此時正值五月酷暑,天氣悶熱,每一個士卒身上都粘乎乎的,衣甲彷彿浸過水,溼漉漉一片。儘管如此,石青依舊毫不遲疑地下令:“各部立即整肅部屬,準備突圍。”
他相信,一個人在為性命拼搏時一定比平時爆出出更大的潛力。由徵東軍和三義軍聯合起來的聯軍不好受,對手也不好受,並且更難忍耐。
騎兵全部集結一處,仍稱子弟騎。侗圖統帶,祖鳳擔任副手。
古時諸兵種,遊騎兵無疑是最為職業化,要求最高的兵種。它不像重騎那般僵化,不像步卒那般笨拙,有著各種各樣的戰術動作:分進合擊、穿插分割、誘敵騷擾;不一而足,靈活機變。如果重騎是橫衝直撞的野豬,步陣是穩重的大象,遊騎兵就是兇悍難纏的狼群。
率領這樣的隊伍需要很高的戰術素養;祖鳳明顯不能承擔;侗圖是多年的騎將,雖然個人武力稍遜,指揮遊騎的能力絕對高於祖鳳。
三義軍隊、屯以上的編制全被打散,整隊整屯地編入徵東軍。
趙不隸統帶四百戰力不強的三義軍士卒與石青的親衛隊組成中軍;五隊志願兵各自湊滿兩百五十人;孫霸、丁析為前部,韓彭和萬牛子暫帶的司揚部斷後,石青帶侗圖部居中策應。
天到午時的時候,越發地悶熱了。
聯軍的動靜被西、南兩方敵軍早早察覺,他們一直在小心戒備,酷暑之下,這種戒備無疑很辛苦,時間一長,士卒的精神衰耗下去。就算長官喊啞了嗓子,他們也打不起精神了。
對面敵軍開始進食飲水,石青開始下達命令:“諸位!勝敗就在此時,大家準備拼命吧。韓彭、萬牛子你二人率本部,一向南佯動,一向西佯動,迷惑敵軍,一俟大部目的顯現,立即趕上會合。侗圖你率子弟騎向北出擊,纏上敵軍遊騎,掩護大部北進。孫霸、丁析你二人率部向北突擊,配合子弟騎射殺對方戰馬…”丁析手下囊括了聯軍所有的弓箭手。
號令發出,聯軍頓時炸開了鍋,轟然四散,到處都是攻擊的態勢,同時指向三個方向,中軍則跟隨在子弟騎身後向北移動。
其實,這種佯動,沒有很大的迷惑性,不要片刻就會被明眼人發現。石青之所以依舊如此,卻是另有思謀:對方分屬三方,統屬不清,號令不暢,難免心思各異;石青命韓彭、萬牛子佯動,就是給異心者一個拖延的理由。
天色越來越暗,雲層越來越厚,就是不見暴雨落下。
侗圖的子弟騎對遊騎兵威脅不大,但丁析的弓箭手不一樣;對騎兵來說,戰馬是第二生命;丁析的箭矢針對的就是他們的第二生命。一輪箭矢射出,遊騎兵開始緩緩退卻,在遠處監視著向北推進的聯軍中軍。
悍民軍步卒看出聯軍意圖,開始移動,向北跟進;也許認為北方是對方的絕路,悍民軍跟進得並不急迫,保持著陣形緩緩壓上。
農莊兵和豫州兵明顯不如悍民軍,前鋒追出老遠,後軍還在原地打轉,散亂的佇列拖出老遠。
孫叔,你們快點來吧。望著北方蒼茫的原野,石青暗自禱告。
敵軍的大意以及相互間的不協調,正是向西突圍的好時機,如今,需要等待的就是孫儉和徵東軍大部到來。
第一集 血火鑄煉 第二十四章 霹靂天兆
沒多久,孫儉來了,只是後面跟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