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部分(第3/4 頁)
擔任,駐守襄國,職責是為其他三路提供後援支援。不計各地郡守兵,徵北大將軍府四路督帥直接下轄人馬必須達到十萬,方才有與燕軍一抗之力。十萬人馬不是小數,並非一蹴而就之事,主要就看孫大哥你這位後軍督帥是否能及時整編降兵了……”
“石帥放心。孫威不敢誤事。”孫威嘴裡回答的很淡,心中卻暗自下了決心,一定要儘早將降兵整編歸建。心中記掛著事,酒也喝得不甚香甜。酒宴一散,孫威就急忙地離開了皇城。
童圖帶走一萬後,襄國還有兩萬餘降兵。欲讓兩萬多人歸心並非容易之事,不僅需要樹立建制,嚴明軍紀,還需將官時不時地懷柔施恩。孫威迴轉後,一頭紮緊降兵營,吃飯、睡覺、操演…與降兵士卒不離不棄,投入得甚至沒去為離開襄國趕赴關中的王朗送行。
三月十三,石青找到降兵營來告知孫威,祖鳳有訊息傳來,中山國太守侯龕答應歸降。他和權翼打算北上盧奴,和侯龕商談防範鮮卑人之事,爭取得到對方諒解,答應讓權翼的西路軍進駐中山國。石青囑咐孫威,他走以後,襄國大小事物由孫威負責處理。
孫威應承之後便不敢再窩在降兵營裡,他先將石青、權翼送出北門,隨即帶著親衛來到皇城南門城樓裡住下,通知王寧、曹伏駒有事就去城樓找他。
申正時分,王寧引著一個自稱鄴城傳詔使的來找孫威。孫威一見,來人竟然是馬願。
“都是自家兄弟,但說無妨。”見馬願的目光老在王寧身上轉來轉去,孫威直接開口打消了馬願的顧慮。
顧慮消除之後,馬願即刻惶急地叫了起來,連聲道:“將軍。出大事了,石帥呢?請他速速返回鄴城,鄴城局勢眼見就要失控了。”
孫威豁然而起,追問道:“到底是何事情?汝快詳細道來。”
“冉遇回來了,帶著豫州軍進了鄴城。”
馬願鼓瞪著雙眼,急促地說道:“他一回來就四處找事,先是聯絡朝中眾位大人提請太子登基為帝,卻被郎大人、劉大人找藉口拖住了。隨後他又讓張溫將軍交出張舉家眷,張溫將軍不同意,他就帶兵圍了西苑,告誡張溫將軍再不交人,他就打進去。大將軍明顯和他一路,屢次下令,命令張溫將軍交人。劉大人見勢不對,讓末將飛馬前來報信,他去找蔣幹將軍商議,爭取穩住局勢……”
冉遇進鄴城了!
孫威心中咯噔一下,他曾在冉遇手下呆過年餘,知道這個悍民軍雙璧之一併非易於之輩。蔣幹、張溫稍有差錯,弄不好就會栽在他手中。那樣的話,鄴城可就徹底亂了,石青平穩過渡的打算會徹底落空。
“來人啦!快,即刻去追趕石帥,請他速速回轉。”對付冉遇必須石青出手方可,孫威喚來四名親衛,命他們一人雙馬,不分晝夜北上追趕,務必儘早截住石青。親衛去後,孫威想了想,轉對王寧道:“王將軍。你若誠心追隨石帥,此時便是你立功良機。”
王寧目中精光一閃,懇聲道:“請戍衛將軍指教。”
孫威道:“襄國城中有四五萬人馬,其中大魏禁軍、襄國降兵各佔一半。鄴城發生糾紛,大魏禁軍不便摻和,襄國降兵反倒更為好用。孫某有意請將軍領一萬降兵先行南下,幫助石帥平息紛爭。石帥馬快,不到鄴城就能趕上將軍。不知王將軍是否願意為石帥分憂?”
“固所願耳,不敢請爾!”王寧抱拳躬身,慨然作答。
第六集 第三十一章 全力一搏能逞否
時值三月中旬,清碧的北方大地上生出一絲絲一塊塊的斑黃。原野里人影跟著多起來,老農揹著手、壯漢抱著膀子在一塊塊、一條條的斑黃田地間來回逡巡。
麥稈長過了人膝,麥穗飽滿結實,葉片正在打卷枯萎,眼看再有幾日驕陽暴曬就能下鐮,距離收成的的日子越近,莊戶人家就越發緊張,只怕老天不長眼,下起連陰雨,將麥子澇在田地裡。
當然,緊張收成的不僅只是莊戶人家,燕國朝廷上上下下同樣如此。
持續不斷的爭戰消耗了大量青壯男丁,整個北方的生產力盡皆陷入到一個極其危險的境地,間或會有一些地區如燕國般出現例外,能過幾年安穩日子。然而,需要說明的是,無論如何休養生息養精蓄銳,最好的結果只是少餓死人卻無法根絕餓死人事件的發生,就算這樣,還要拜託老天照應。
從徵募青壯到入關南下,已經兩年過去了。燕國下轄的地盤擴大了,人丁增加了,兵馬多出近十萬,財賦卻越來越吃緊了。戰備狀態下,生產人力的減少和更多兵丁士卒的消耗使得燕國朝廷常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