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部分(第2/4 頁)
不深厚,不少人對皇上的決定不以為然,只因遺詔之故,這才勉強歸入兄弟麾下。兄弟卻要以麻秋為尊,置皇上遺詔於何地?這讓朝廷文武怎麼想?兄弟若是愛惜羽毛,不得已找人出頭降晉,為何不選擇太子?太子乃皇上血脈,深受鄴城人擁戴,由他暫時在前為兄弟擋著,朝廷上下必定安生許多。豈非一舉兩得?”
孫威話糙理不糙。麻秋名聲太壞,本事一般,瞿然而上高位,鄴城必定有許多人不服。石青知道這一點,但卻無可奈何。除了麻秋,他再無第二個合適人選。有麻姑這層關係在,麻秋和石青彼此間可以做到完全信賴,這種信賴超過司揚、孫威,甚至超過祖鳳;之因為麻秋無子,石青是他唯一的繼承人;另外,石青選擇麻秋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麻秋年事已高,眼下已五十出頭,在這個時代,這個年齡算得上是老人了。當然,這些原因石青無論如何也不會宣之於口。
“孫大哥!兄弟推舉任何人為尊都可以,唯獨不能推舉太子和他的幾位兄弟。”
石青安靜地解釋道:“太子等年齡太小,難以辨明是非,很容易被人操縱利用,成為對付石青的利刃;一旦如此,影響局勢穩定、牽扯朝庭精力不說,太子皇后萬一出了什麼事,豈不是兄弟害的。百年之後,兄弟有何面目再見皇上?此事不可不防,兄弟早就拿定主意,一俟襄國事了,便迴轉鄴城將太子、皇后送到秘密之地隱居起來,遠離是是非非。”
石青說得足夠坦白,孫威再是愚鈍也聽出了其中意思。細細回味了一下,他立時明白自己有些一廂情願,石青如果真立太子為傀儡,雙方轉眼就會反目成仇,那樣會害了冉智兄弟的。
呆愣之間,孫威聽石青繼續解釋道:“兄弟之所以推舉麻督為尊,並非出於私心,實乃是形勢需要。當今中原,經數年爭戰塗炭,石趙徹底覆亡,大魏亦元氣大傷。式微如斯,我軍別說兩線、三線作戰,便是合青兗、鄴城所有之力,也未必禁受得與燕國作戰的消耗。關中不同,這兩年雖有幾次戰事,卻未傷及根本,若能得之,當為極大助力,若因此失和,呵呵…鄴城就是降了大晉,也禁受不住燕國和關中的兩面夾擊。無奈之下,兄弟只好出此下策,以尊號為籌,換取近十萬大軍和源源不斷的輜用支援。另外,兄弟有一言必須申明,皇上遺詔託付兄弟的是殺胡復漢之大業,並非是個尊號;與完成殺胡復漢之大業相比,一家一姓之江山社稷無足輕重。”
孫威身子一震,定定地注視著石青。他一直把石青當作小兄弟,哪怕對方戰績赫赫,威震四方,他還然當作小兄弟,一個很厲害的小兄弟而已。直到此時,清晰地感受到對方為太子、皇后安危的深謀遠慮,為殺胡復漢大業寧願拋卻尊榮,他才明白,無論心胸、氣宇或是才智、見識對方都遠遠在他之上,所站之處是他一生都難以觸及的高度。他還好意思私下認之為“小兄弟”嗎?
孫威面容一陣發燙,怔立了片刻,他雙膝一彎,突然跪倒在地,俯身叩首道:“石帥明見萬里,所言極是,孫威佩服,日後但有所命,絕不敢怠慢質疑。”
孫威這番舉動唬得石青一跳,連忙蹦起來,奔到殿中上前攙扶道:“孫大哥。你這是…你我兄弟何至於如此客套。”
孫威接著石青攙扶站起來,鄭重說道:“孫威有幸,能認識石帥這樣的兄弟,只是上下有別,禮不可廢。孫威再不敢僭越怠慢了。”
石青嘴唇張了張想說什麼卻終究沒有說出來,地位越高越是孤獨,這是一個無奈而又必須接受的現實,眸子裡閃過一絲悲哀,石青拍拍孫威雙膀,感慨地說道:“孫大哥,私下裡還請繼續稱呼石青為兄弟,石青希望多一個兄長。”
“嗯!”孫威重重點頭,旋即衝石青呵呵一笑,問道:“石帥。鄴城日後由麻督作主並向大晉請降,大晉肯定會封麻督為王,那石帥呢?當執掌全國兵馬的大將軍嗎?”
說到正事,石青立時忘記遺憾和感慨,興致盎然道:“徵西大將軍年事已高,石某不忍讓他老人家操勞過度,是以準備自己為朝廷多出些力,無論是治軍或是施政,都將全力一赴,竭盡所能。當然,其中重中之重,還是應對鮮卑人的威脅。石某打算襄國事了,前往冀州建一徵北大將軍府,居中統籌東路南皮、馬頰河,西路中山、常山、中路冀州、博陵等地對燕國之戰事。鑑於鄴城朝政需要打理,石某不能常駐冀州,徵北大將軍府將設四督帥。其一為東路軍督帥,由樂陵太守賈堅擔任,駐守南皮;其二為中路軍督帥,由軍帥府長史雷諾擔任,駐守冀州;其三為西路軍督帥,由權翼擔任,駐守中山郡;其四為後軍督帥,由孫大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