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部分(第3/4 頁)
來,口中大聲求饒。“石帥。老朽降了,請饒了老朽一家老小啊……”
趙庶涕淚縱橫,哭聲悽慘無比,大多數人聞聽後忍不住側過身不忍相看。
石青毫不在意地盯著趙庶,哧地一笑,冷聲道:“趙庶!汝說什麼?投降麼?哼——看來汝還沒認清自己的處境,把自己看得太高了也太重了,以為說句投降便萬事俱休。告訴你!即便汝想投降,還需看石某是否有心情受降呢。”
士卒越來越近,槍尖即將觸碰到趙氏子弟身上。趙庶慌得眼淚也顧不得流了,連連叩首告饒道:“石帥開恩,允許老朽投降吧,自此以後,趙氏滿門定當忠心耿耿追隨石帥,以將功贖罪。”
石青揮手示意士卒暫且住手,隨即陰沉地打量著趙庶,心中來回權衡。
石青原本有意找一兩戶觸黴頭的予以當場斬殺,以便震駭立威。而趙庶一家正是最為合適的物件。之所以如此說,一是因為趙氏一門聲望之大,誅之足以起到震駭他人的目的;二是石青對趙庶非常討厭,討厭程度足可以與張舉相提並論,這兩人門第地位相差不多,對冉閔的敵視也相差不多,給大魏帶來的傷害、在北地漢人分裂中所起的作用,這兩人同樣是不分伯仲。
石青真的很想誅殺趙氏一門,以之作為上天的報復。然後,他畢竟不是天生狠毒之人,趙庶六十多歲,已是滿頭白髮的老人,此時一把鼻涕一把淚可憐兮兮地求饒,讓他真的難以下手。
罷了,看在漢人份上,給他一個機會吧。石青暗歎一聲,徹底熄了殺雞駭猴的心思。揮手喝退士卒之後,他聲音一抬,揚聲說道:“汝等皆為俘虜!眼下沒有投降的資格。若想投入石某麾下,需要用鮮血來換,用汗水來換。自此時起,汝等休要妄想以前的富貴聲名,那些東西已成石某麾下兄弟獨享之物。當然,石某並非將上進之門完全堵死,只是,汝等若想求取前程榮譽,需從最低層憑藉功勞、憑藉自己的本事慢慢向上爬。拿得動刀槍的,投到軍中從最低的槍兵做起,上戰場拼命廝殺;握得住筆管的,到各府衙、各鄉學做書記、做教授也無不可。這是最後的機會,諸位若是不珍惜,不戮力,那就安生去做平民百姓,耕田種地,交糧納賦……”
第六集 第二十八章 羯胡石氏絕
四千多降兵和邯鄲來的魏軍編在一起,由王寧和王朗策反的幾個故舊分別統帶,擔負起四門城防和城內治安之責。權翼部、祖鳳部騎兵駐進皇城休整,連續幾日的辛苦征戰,這支騎兵從上到下都有些支撐不住了。
以趙庶、張春為首的前石趙官宦徹底安分下來了,因為石青給了他們一個立功的機會。這個機會就是讓他們幫助魏軍綏服石趙中山(緊河北定州)、常山(今河北正定縣南)、趙郡(今河北趙縣)等其他郡國。
為了保住家小安康,重新恢復從前地位,一百多戶人家爭先恐後地表示與諸郡國太守關係交好,信誓旦旦地向石青保證,但若奉命,必定不相負。言辭極具誇張之能效。這些人打得一個好算盤:石趙已絕,中山、常山、趙郡等郡國無主,一旦大魏大軍壓境,一經勸說哪還有不降的道理?牛皮吹大一點無所謂,只要最終能成事就行。
石青斟酌了一番,最後選定趙庶、張季兩人隨軍前往各郡國勸降,這兩人以前在石趙朝廷職位、身份都很高,比較之下要靠譜得多。
石青也給了其他人降服的機會,譬如以中軍將軍張春為代表的一幫武人,可以充入步卒營中當槍兵,這些人乃是將官出身,身手肯定比普通士卒強,臨戰之際砍的腦袋也會多些,晉升速度應該很快。
至於文臣,有一批將會留在襄國充當書記,有一批將會送到鄴城聽用,有一批將到青兗充當識字教授和抄書手,還有一部分自尊心很重,不願屈身為卒,這部分人將會分別安置到、黎陽、枋頭的屯耕點,分幾畝田地,過上從土地裡刨食的生活。
大晉永和七年三月初九,襄國城內各處的動靜漸漸平息下來,墟集門店等營生還未完全恢復,基本秩序卻已穩定下來。
天際剛剛發亮,石青命人請來王朗、祖鳳、權翼、趙庶、張季,對五人說道:“諸位連日辛苦,該多休息幾天才是,只是中山、常山諸郡國與大燕接壤,歸屬去向事關重大,石青不敢有半點懈怠,只好強差疲兵了。”
王朗、祖鳳、權翼躬身答道:“謹遵石帥吩咐。”
趙庶、張季則道:“老朽(麾下)得蒙石帥青眼,委以重任,赴湯蹈火,亦難報萬一,奔走之區區小事,又豈敢怠慢。”
石青微微一笑,衝趙庶、張季溫和地點點頭,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