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第2/4 頁)
其釁而擊之,且陛下親臨敵陣,如失萬全,則大事去矣。”
王泰所言,從戰術上來說,也許更為穩妥。冉閔曾經有個這種想法,不過最終還是被他摒棄了。這種做法看似穩妥,在對手不犯錯的情況下,極可能讓大魏軍陷入重圍。一支客軍若是陷入重圍,行事艱難被動不說,更可能對士氣造成難以想象的打擊,這種打擊甚至能摧毀全軍的鬥志。與其後果艱險難測,不如逞險一擊,勝了便即全面扭轉當前惡劣的局勢,敗了仍舊迴歸艱險的局面而已。
如果這是其他人的建議,冉閔會不加猶豫給予否決,王泰卻不一樣。不僅是照顧自己左膀右臂的面子,更重要的是王泰乃多年宿將,所言自然有些道理,不能不加以考慮。
冉閔沉吟之間,道士法饒站了出來。
法饒原在南方修道,聽聞北方大變,冉閔頒佈殺胡令後,他不甘寂寞,北上鄴城,意欲幫助冉閔匡扶漢人社稷。法饒運氣很好,他趕上冉閔鑄像失敗正對佛圖空憤恨不已、連帶對佛教心生間隙之時來到鄴城,因此一見之下,立即得到冉閔禮遇,隨時帶在身邊參贊。
可惜的是,法饒雖有心為大魏出力,奈何胸中錦繡實在有限,來北方年餘,遲遲沒有任何善舉良謀貢獻,以至於漸漸被他人小覷非議。這讓法饒很是著急。
適才冉閔講訴對敵方略的時候,法饒頗以為然,待到王泰出言阻止,冉閔有些躊躇的時候,法饒認為自己進言的機會來了。當下站出來反駁道:“陛下圍襄國經年,未有尺寸之功;今敵至,又避而不擊,將何以使將士乎。且太白入昂,當殺胡王,百戰百可,不可失也!”
冉閔聞言,再不遲疑,揚聲喝道:“吾意決矣,敢沮眾者斬!”
永和七年。二月十六。辰時正。
冉閔留五千人守衛滏陽河南的後軍輜重營,留五千人守衛襄國東北方的中軍大營。親率五萬馬步在滏陽河西岸佈陣,準備迎戰石琨、悅綰的聯軍。
與此同時,冀州軍、大燕軍傷患留在渚陽城,悅綰、石琨率七萬五千餘主力出城,沿著滏陽河西岸南下,天近午時的時候,他們遇上了大魏軍的戰陣。
第五集 第五十五章 襄國之戰(五)
滏陽河大營主要的職責是接應囤積鄴城運來的糧秣,兼帶堵斷襄國南面交通;冉閔沒要求後軍直接參與對襄國作戰,只要求後軍防守好滏陽河大營就行。鑑於此,後軍在滏陽河上搭起了一座浮橋連線南北交通。浮橋南端直通滏陽河大營,北端派駐了一曲人馬警戒防禦,若見勢不對,即刻焚燒浮橋,以保護南岸的糧秣。
孫威三人急趕慢趕,天色大明時才透過浮橋來到滏陽河大營。
滏陽河大營由太原王冉胤坐旄。太原王尚不滿十歲,所謂的坐旄只是個姿態,一應事物都由後軍統帶蘇彥打理。蘇彥出自悍民軍,與孫威私交很不錯,和劉琦、胡睦一道拜見過冉胤之後,孫威便打算到蘇彥那幫忙。
“劉僕射、胡車騎。二位是在太原王身邊照應,還是和孫某一道去蘇彥軍中?”孫威是個直性子武人,他認為若想將功贖罪,就應該在軍中廝殺拼命,渾不知胡睦、劉琦對此不以為然。上陣廝殺這種贖罪方式哪有跟在太原王身邊來得快?
胡睦遲疑了片刻,不知道怎麼回答,順手將問題推給劉琦,問道:“劉僕射以為呢?”
“這個…”
劉琦為難地看看太原王,正想找個藉口拒絕。帳外突然進來一人,對冉胤叩拜道:“太原王。聽說石琨和鮮卑大軍前來救援襄國,朝廷分兵抵擋,人手十分緊張。危難時刻,正是義士盡忠之時。慄特康不才,願將商隊舊部組成勁旅,為朝廷上陣廝殺,略盡綿薄。請太原王恩准。”
慄特人拆散之後分在各處營地充當雜役。渚陽戰敗,各營大魏軍俱向中軍大營彙集,卻將雜役全部遣到了滏陽河大營,慄特人得以重新聚首,慄特康因此有了這個建議。
請一個不足十歲的孩子決斷,本是一件很可笑的事,只是三個敗軍之將各有心事,誰也沒注意到其中的異常。冉胤更不會知道,他迷迷糊糊的甚至沒有聽懂,只噘著嘴拿眼去看胡睦。胡睦曾經作過一段時日的後軍主將,兩人比較熟悉,因此他只好向胡睦求助。
胡睦還沒有發話,劉琦先站了出來,撫掌稱善道:“甚好。甚好。慄特康真乃忠義之士。以劉琦之見,不如將慄特人商隊組成太原王衛隊,由車騎將軍統帶,需用之時,太原王可親自指揮衛隊衝鋒陷陣……”
胡睦從領兵省尚書這個文職轉為車騎將軍,還沒來得及痛快淋漓地馳騁沙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