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部分(第1/4 頁)
那溫熱寬厚的胸膛,親熱的肌膚,還有索求無度的精力。
她的臉突然紅了,如同摸到了燒紅滾燙的旺炭一般,忙不迭抽回了手,坐直了身子。
崔臨瞥見了她臉上那抹未來得及消退的紅霞,也坐直了身子,只是嘴角還是忍不住揚了起來。
只是回到崔府,崔臨便去了前院,忙到了響了暮鼓才回來。
顧明珠回了院子換了家常的衣裙,思量了一下,帶著阿碧去了崔大夫人的院子。
“回來了,”崔大夫人依舊是那副淡淡的神色,“沒有多留一會嗎?”
又問了問顧青與顧元夫婦的情形,語氣不近也不遠,讓人捉摸不透她的心思。
顧明珠輕聲應著,陪著她閒話幾句,才開口道:“我有件事要請阿家幫我拿個主意。”
崔大夫人目光閃了閃:“你說。”
顧明珠笑容有些為難:“明日就要啟程回博陵了,那些陪嫁過來的箱籠也要送過去,卻又著實太多,人多手雜實在不是個簡單的事,我身邊的只有韓嬤嬤一個老成持重經過事的,只怕也難以顧全。”
“所以想求阿家能賞我個臉面,給我幾個人手幫著打點打點。”
第537章 不一樣的崔臨
崔大夫人有些吃驚,只是看了眼顧明珠,見她坦然平靜地望著自己,慢慢露出笑容來,微微頷首:“我讓王嬤嬤過去幫著你打點。”
顧明珠笑著道謝。
崔大夫人留了她用飯,崔丞與崔臨卻都沒有回來,婆媳二人簡簡單單地吃了,顧明珠便告辭回了自己的房裡。
崔臨到了暮鼓的時分才回來,身上帶著淡淡的酒氣,一進門就吩咐人準備熱湯沐浴更衣。
顧明珠想著今日的事,臉上有幾分不自在,笑著上前迎著他:“可要備點醒酒湯?”
崔臨看了看她:“也好,你怕是不慣有酒味。”
顧明珠吩咐了紫鴛去準備,自己在榻席上坐下,將陪嫁的單子收拾好,放進小匣子裡,吩咐阿碧收起來。
崔臨梳洗了一番換了衣袍出來,精神奕奕地進了內間來,在榻席上坐下:“在忙什麼?”
夫妻二人這樣安靜地對坐著說話還是第一次,前兩日都忙著親迎宴客的事,崔臨回來都是要就寢了,顧明珠陡然還有些不習慣。
她倒也不隱瞞,笑著道:“是陪嫁的單子,明日要回博陵了,陪嫁也是要送過去,那許多箱籠零零總總,怕有什麼疏漏,跟阿碧她們幾個又對了一遍。”
崔臨揚了揚眉,他也見過顧家和宮裡送來的陪嫁單子,的確是十分豐厚,就連崔家這樣的百年世家家底深厚的見了都驚訝,要把那麼多箱籠運送去博陵的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要不要我安排人幫著你?”崔臨道,“七郎這幾日都在長安,我讓他帶人幫你把這些押送過去?”
顧明珠卻是笑著搖頭:“不必勞動七郎了,你留他在長安必然還有別的安排,這些不過是些死物,讓各處的鋪面管事幫著押送了,走水路去涿郡,那邊已經安排了馬車等著了。”
她說著又狡黠地一笑:“我還請了救兵,阿孃答應了讓王嬤嬤過來幫我打點。”
崔臨看著她,燭光下她的臉光潔如玉熠熠生輝,笑容滿是溫暖,他不由地也笑了:“王嬤嬤是夫人身邊最為得力的管事嬤嬤,素來精明能幹,有她幫你能省不少事。”
顧明珠笑著點頭,問起他博陵的事來。
“……老夫人已經回了安平,安平族裡也都準備好了,我們回了博陵就去安平祭祖,也能認認親。”他靠在憑几上,舒展了一下身子。
顧明珠想起了鄭媛來,她如今也是崔家的媳婦,與自己算是妯娌了,只怕認親的時候少不了要見面的,還真是有些戲劇。
還真不知道到時候是什麼情形。·
燭光灼灼,一對璧人的對影透過窗紙映出來,如同窗外的夜色一般分外和諧。
到了就寢的時候,顧明珠已經讓人鋪了榻,卸了髮釵換了衣裙,望著坐在窗邊翻看書卷的崔臨,臉上火辣辣的。
這幾日上了榻的崔臨都是熱情似火,榻上極盡溫柔纏綿,像一個毛頭小子剛剛嚐到甜味,帶著點莽撞新奇又滿滿是歡喜地探索,倒是把顧明珠折騰得夠嗆,每日早起都是懶洋洋的,身子骨都是酥麻的。
顧明珠私下裡腹誹著,崔臨看著實在是個性情冷清的人,身邊也沒有親近的婢女伺候,怎麼也不像是會這樣的。
她一想到崔臨那溫熱的唇,在她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