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第1/4 頁)
顧明珠鬆了一口氣,向顧青道了謝,這才告辭而去。
暖融融的書房裡又只留下顧青一個人了,他獨自坐在榻席上,看著那張空蕩蕩的案几上放著的那一盞茶湯,還在微微冒著熱氣,只是人卻已經走了。
他們父女之間終究生疏到了這個地步,顧明珠只會客客氣氣請求他的幫助,卻不會與他商量,將自己的難處告訴他。
明明她還是未出閣的小娘子,卻已經好似百鍊成鋼,看著卻只教人心疼,究竟是經過多少磨難才能到這一步。
他是愧疚的。
過了上元節,宮中又開始張羅起採納的事來。
掖庭送來了採選的宮婢的名冊,尚宮局送了妃嬪的名冊來,都放在了顧明珠手裡。
只是這些顧明珠也不敢擅自做主,捧了名冊來見天后。
天后正在殿前回廊下喂著鷯哥,那是顯王前幾日送進宮來的,油光水滑最會鳴叫,聲音啾啾喓喓好似在唱曲一般,很得天后喜歡。
“……宮婢的名冊我不看了,你們瞧瞧,家世清白便可,不過幾年又放出去的,”天后拿著果粟逗弄著籠中的鷯哥,漫不經心地道:“這一回也只挑了四名采女,都是良家子,全留下吧。”
顧明珠應著,又問道:“只是別的……”
天后一笑,轉頭看向顧明珠:“我瞧著那日七寶宴上那幾位年紀小些的娘子個個都長得如花似玉,這宮裡好些時候沒有這樣的熱鬧了,是該有些這樣花信年華的一處說說話了。”
七寶宴上請來的娘子都是剛剛及笄的年紀,只有郭七娘子、呂六娘子這幾位府裡品級高的卻是更年長些,倒是五品的中散大夫李家娘子年紀最小。
顧明珠自然明白了天后的意思,輕聲道:“這就去讓擬了名冊來,請娘娘御準。”
納封的詔諭下來時,貴府裡都沸騰了起來。
宮中多年不曾納過妃嬪,僅有的幾位也都是早年就在宮裡的,如今卻是抬了七八位美人、才人入宮去,雖說位份不算高,卻也是讓這幾府裡喜出望外了。
有心人說了起來,卻是發現這幾位得了冊封的都是當日去七寶宴的娘子,天后竟然都看中了,全都留在了宮中,反倒是太師府郭家、光祿大夫呂家和右僕射馬家這幾府上的娘子沒有被留下,不由地教人猜測是不是這幾位仗著府裡權大勢重,難免有些驕矜,所以沒有被天后看重。
也有人猜測,天后對這幾府上心存芥蒂,故而沒有選中。
只是不管是哪一種,都讓郭七娘子又羞又惱,狠狠將手裡的玉梳扔到了地上,砸成了兩半。
“這算怎麼回事,明明是七寶宴,又不是採選,為何要把我也牽扯進去!”她一張臉氣得通紅,緊咬著唇,“誰稀罕入宮做什麼妃嬪,再風光也不過是妾,有什麼可光彩的。”
身邊伺候的婢女嚇得噤了聲,沒有人敢說話,可是府裡誰又不知道,當初郭三夫人帶著七娘子去七寶宴,也是有一份心思的,以太師府的勢力,七娘子若是能夠入宮為妃嬪,必然要遠勝過當初的韓氏,那才是真正的富貴逼人。
只是,天后不曾挑中她,把那幾位都給挑了去,反倒給人留了個話柄,也難怪七娘子如此氣惱。
一時間,長安貴府幾家歡喜幾家愁,卻都察覺到了宮中的氣氛大為不同了,這一回算上從民間採選的采女、御女,六宮之中竟然多出了十餘位妃嬪,誰也弄不明白天后究竟是做什麼打算,難免都心懷揣測。
在漫天的揣測好奇之中,甘露殿一如往昔的平靜,天后看著安平公主練完大字,又問了她幾句功課,這才滿意地點頭,放了她去騎馬,自己卻是帶著顧明珠與徐司言出了殿去。
“去安仁殿。”天后上了鳳鸞車,吩咐了一句便不再說話。
原本平和的氣氛陡然冷了下來,徐司言與宮婢們也不敢多話,悄悄在一旁踞坐著。
這些時日天后甚少過去安仁殿,也不大與人提起魏國公夫人,只有在太極殿與聖人說起來,還都是苦口婆心勸聖人過去看看魏國公夫人,終究是有了身子,說不得腹中就懷著個兒子,魏國公夫人又時時惦記著想面聖。
聖人卻是越聽越煩躁,索性說了自己頭風,再也不過問這件事,盡數交給了天后來處置。
如此一來,被留在安仁殿裡連門都出不了的魏國公夫人便真的成了個無聲無息的存在了。
第419章 泗州(第三更)
天后還未邁進殿來,腳步聲便已經驚動了殿內的人。
魏國公夫人扶著肚子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