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第3/4 頁)
各種各樣的政策:拼命貶低武將地位,以文臣指揮大軍,派遣監軍,甚至以太監坐鎮中軍,不一而足。於是,宋朝成功地抑制了武將的權力,卻丟失了半個國家。
劉協一揮右手:“當日馬騰與皇甫嵩拼死救駕,整個洛陽便在他們手中,若是有心,朕依然是個傀儡,然則……此兩位不惜生死剿滅董賊,又為京洛抵擋白波,卻不曾生過一絲不臣之心,年前司隸大旱,馬涼州更是調集數十萬牛羊救濟三輔,京兆才不至於饑民相食。如此忠臣良將,王公還擔心什麼?”
“老臣……並非擔心馬騰、皇甫兩位大人……”王允面朝皇帝微微弓腰,“但以郡守領兵伐四方……此例實在不宜開啟呀。”
“馬愛卿還是破虜將軍吧?帶兵平叛有何不可?”劉協的記憶忽然好了起來,“何況只是數千人馬而已,算不得何等大事吧?”
王允一怔:“破虜將軍?”他側過身子將視線轉到我身上。
“是。”我點頭承認,這只是一個雜牌將軍的名號而已,聽起來好像有些威風,但一直都沒有給我發過一個銅錢的獎金。
“一直……沒有除去麼?”王允的提問很不確定。
我很確定地搖頭:“下官不曾接過這種詔令。”雜號將軍據說是在戰時加封,打完仗後就會撤銷,不過我不知道是到了期限自動消失,還是會有一個通知書什麼的……
王允嘆了口氣:“原來是這樣。”他閉上了嘴,不再說話。
其實,什麼破虜將軍的名號,只是給他一個臺階罷了。
只聽馬日磾道:“遼東遙遠,冬季寒且長,不是片刻便能攻下之地。,既然陛下令馬超征討公孫度,便應該允許其徵募青壯,並予以一定的糧餉支援,不然此行實在困難。”
我稍稍一怔:這話不是張溫對我說的麼?怎麼現在是自家的二爺向劉協提起?
“馬公所言甚是。”張溫點頭,“老臣贊同。”
劉協思索了一下,開口道:“既然盧尚書即將赴任幽州,沿途糧餉之事,便請盧尚書多費心了。”
盧植彎腰道:“微臣遵旨。”
一直在旁觀的荀爽忽然笑了笑:“幽州並不富裕,不如令冀州也稍與輔助如何?”
“多少?”劉協傾身向前。
“冀州乃是河北大州,向來殷富,五千金也不算大數目。”荀爽一臉正氣。
16徵北將軍
“五千金?”劉協躊躇了一下,“袁紹他……肯麼?”
荀爽正色道:“陛下此言大謬。袁本初乃朝廷指派的冀州牧,為軍輸送些許餉錢乃是天經地義之事,豈有肯與不肯之分?”
“荀公所言極是,”楊彪附和道,“袁本初甫任冀州牧,若敢公然拒絕朝廷旨意,難道是想從乃弟之舊事麼?!”
這句話的意圖實在太過明顯:所謂乃弟之舊事……自然就是可憐可悲的袁術了。楊彪今天講的幾句話鋒芒畢露咄咄逼人,與我印象中那個謙遜和藹的老頭相差甚遠啊。
此言一出,殿下中級官吏頓時紛紛稱是,九卿中也多是頷首贊同。
我頓時疑竇叢生:袁紹在渤海治理三年,與張燕聯合,可戰之兵馬不下十萬;而司隸不過五萬常規軍隊,就算加上青、兗、徐、豫四州的駐軍,也不會超過二十萬,何況青州、揚州還有戰事,不可能抽調全部兵馬去對抗袁紹,而袁紹雄踞河北,坐擁地利,進可攻退可守……為何這幫朝廷官吏卻能這般毫不在意?
難道……朝廷其實早就成竹在胸?!
我馬上搖頭否定了這個不合實際的念頭,如果真的有這等實力,哪裡會忍氣吞聲同意袁紹的任命?!早就把袁家連根端了!
士孫瑞咳嗽了一聲:“馬將軍既然北征遼東,破虜將軍便不再適宜,不如另封其為度遼將軍,陛下意下如何?”
度遼將軍?我暗暗搖頭。同樣都是雜牌將軍,有什麼高低之分?
“度遼?”劉協忖度道。
“馬大人當年以衛尉之職外遷朔方,本就屈就,加封為徵北將軍也不無不可吧?”劉虞上前一步,提議道。
我心花怒放:劉虞是個好人啊,徵北將軍是可比九卿的高位,在別人面前也可以挺胸抬頭的自報家門。
“徵北將軍?”劉協點頭,看看張溫和荀爽都沒有勸阻的意圖,而後又點頭,“如此也好,方才孫將軍為徵東,馬愛卿為徵北,兩位此番臨危授命,務必全力施為,不負朕之所望。”
“諾!”我拱手向他行禮,“超必將為我大漢光復遼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