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第2/4 頁)
:“行止。”王靖之雙唇微微揚起,眸光再次睜開,充滿了驚喜。他一挑車簾,正看見年輕的僧人氣喘吁吁的來到車前。
他摸了摸光頭,衝著王靖之粲然一笑,緩緩的道:“琅琊王氏自來通道,道與佛雖不同宗,支卻覺無論道佛,皆蘊名理,心有丘壑,王君可願一談?”
王靖之微微頷首道:“支君所言似未盡?”
他說的,自然是支道遊理論逍遙遊之言。
支道遊緩緩的靠近馬車,朗聲道:“至人乘天正而高興,遊無窮於放浪,物物而不物於物,則遙然不我得;玄感不為,不疾不速,則逍然靡不適。此所以為逍遙也。”
此所以為逍遙也!
☆、第三百一十六章 尋之不得
王靖之笑著坐在馬車上,一旁的下僕小心的挑著簾幕,支道遊索性也就坐在地上。
王靖之道:“向期曾言,各適性以為逍遙,支君以為何如?”
他說,向期曾經說過,隨心便是逍遙,你認為呢?
支道遊微微蹙眉思索一瞬,笑著答道:“不然。夫桀蹠以殘害為性,若適性為得者,從亦逍遙矣。”
支道遊說:不,像夏桀和柳下拓那樣以殘暴為性之人,難道也能稱為逍遙?
向期是研論《莊子》的名家,他認為逍遙分為“無待”與“有待”兩類。
鯤鵬、斥鴳、穴鳩、蜩,列子、宋蓉子,至人、神人、聖人都是“逍遙”的。
支道遊笑著道:“逍遙,乃是精神“玄感無為”,應變無窮,唯至人可行之。”
王靖之笑了,他抿著唇似一條線一般,緩緩的道:“明至人之心也。”他抬眸看向支道遊道:“請君,過府一敘。”
:“善!”
車下的王濛大笑一聲道:“支君終入金陵。”說完,轉身離去。
支道遊一雙黑眸一瞬不瞬的看著王靖之,笑著道:“王君真匹芝蘭玉樹。”
王靖之一如往日的清高淡雅,微微頷首道:“支君,異人。”
楊毓帶領著五千斥候大軍來到了初遇阿伊的山上。
林間樹影繁盛,不知名的野花開遍了山野。
:“阿伊!”楊毓雙手攏在唇邊喊著,薄汗馥在額頭,沾著幾縷髮絲在臉上。
:“君歇息片刻吧。”袁毅不禁道。
:“不必。”她踏著腳下的青石登上山去。
李峰側目看著她,低低的道:“救命之恩當湧泉相報,今日見了樂宣君才知,貴人為報恩亦是如此。”
一邊從軍多年的中年兵士笑道:“貴之所以貴,你以為便是身份不凡?品德貴重,才稱貴!”這話說的很順暢,說完,他才發覺自己似乎說了很大的道理,笑的更加驕傲。
另一兵士低低的道:“我聽聞,當日先帝以命要挾樂宣君勸竹林七賢入朝堂,我們樂宣君卻不肯出言一句,惹怒先帝直要將她斬首示眾呢!”
:“啊?還有這事?”
一邊三三兩兩的兵士不禁靠攏,那兵也覺得自己見識廣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引得眾人連連驚呼。
:“若是今日不能找到,明日,再明日,你們都給我上山來尋!”楊毓站在巨石上,冷聲道。
:“是。”
眾人散開,趕緊四處找尋。
:“若連一普通人住所也尋不到,還做甚麼斥候!”楊毓聲音與眸光皆是森冷一片。
眾人心間凜然,加速了開始找尋。
忽然,遠處傳來高呼:“找到了!”
楊毓驚喜一瞬,顧不上腳下的路,險些滑倒在地。三步並做兩步來到一座茅屋前。
屋門大開著,一兵士自房門裡取出一把牛角梳子呈給楊毓:“君,房中日常應用之物皆全,此梳上有淡黃髮絲,應是恩公棲身之處。”
楊毓緩緩的接過梳子,的確,零星的掛著幾根極細的髮絲,除了阿伊,在無人有這樣的頭髮。
兵士接著道:“屋內冷鍋冷灶,油燈凝結,覆有薄塵。恩人,或已離開。”
楊毓凝眸看著那座小小的,簡陋至極的茅屋,七郎,為何不說個明白?
他這樣有心提示,又悄然離去,不是讓她想一輩子麼?
楊毓閉目一瞬,是啊,自己重生而來,不也不敢與旁人言說麼?他不同自己明說,一是怕她生懼。再,便是有心讓她想一輩子?
她雙眼迷濛著,揚唇而笑。
活著就好。
無論是借屍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