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第3/4 頁)
☆、第三百四十八章 品香烹茶
楊毓轉臉對孩子們道:“你們都是大晉未來的希望,無論姓氏是誰,平等的接受同樣的教育,要珍惜機會。楊氏子弟,也要謹守本心,好生做人,我這人一向公正,若被我知曉楊氏子弟欺辱同窗,我絕不姑息。”
這些孩子聽到這樣的話,自然高興的很。
:“是,謝樂宣君教導。”
:“祺硯,將蜜餞果子分給孩子們。”
:“是。”
這邊孩子聽聞有吃食,個個躍躍欲試,樂不可支,乖乖的等著。
楊毓再衝夫子行了禮道:“年禮已經送到各位夫子家中去了,劉夫子,多多費心,我走了。”
:“樂宣君慢走。”劉夫子再行禮,送走一行人。
又忙碌了一個來月,兵工署也終於初具規模,而府中窖藏的薰香,也早就到了開封啟用的時機。
品香這日,恰逢除夕,窗外飄散著雪花,紛紛揚揚,耳邊偶爾響起稚童的笑聲與炮仗聲,充滿了人間的氣息。
亭主府的年禮是按照往年的禮儀做的,倒也是張燈結綵,歡歡喜喜。大門左右懸掛桃符,左書“神荼”,右寫“鬱壘”兩位降鬼大神鎮壓邪祟。
眾人沐浴更衣後,穿戴整齊,來到了亭主府後院的八角亭中。
這座八角亭以青瓦寶蓋為頂,八角懸掛著翠色玉鈴,四面垂著半透明的白色帷幕,坐在其中,可看到庭院中的盛開的簇簇梅花。
白雪為豔麗挺拔的紅梅添妝,偶有寒風吹過,也被帷幕抵擋去一大半,只讓人覺得神清氣爽。
:“整整六十七日,終於來了!”
庾蒿微笑著看著陶罐,欣喜不已。
王靖之瞥了他一眼道:“你也在這賴了六十多日了。”
庾蒿仰著脖子道:“王卿不也同某一樣。”
:“郎君。”初二面露難色,在門外喚了一聲。
王靖之冷哼一聲,不理庾蒿,出門去。
:“郎君,金陵來的書信。”
王靖之解開小箋,是王晞之的信,匆匆看了兩遍,如玉容顏露出了笑容。
:“陛下實行了謝公上奏的法令,金陵貪腐之狀大有改善。”
初二發自真心的笑了,道:“陛下已經催了四次,郎君打算何時起行回金?”
裡間恰好傳來楊毓灑脫的笑聲。
王靖之側目看向亭子內,帷幕隔著,只能看出大概的輪廓,她素手執茶,放在一側的紙囊中,這邊邱永手執火夾往泥爐裡添炭火,又以炭撾碎炭。
泥爐中的火燒的更旺了,她將一盞紫砂雕梅茶壺放置火上,自水方取了山水緩緩倒入茶壺。似乎感受到某人的目光,循著目光看過來。
饒是隔著帷幕,他還是感受到了。
她的目光,有些失望。
她知道的,他該走了。
:“吩咐下去,初三。”他頓了頓道:“初五起行。”
:“是。”
他的聲音,那麼清亮,那麼富有磁性,那麼容易辨識,裡面聽得清楚。
王靖之初五走。
楊毓沒有理由留下一個志向高遠的男人,她明白,她不能,也不會。
:“阿毓,你怎麼哭了?”
庾蒿早已與她熟識,也就以姓名相稱。
楊毓訥訥的小手撫上容顏。
真的哭了。
她笑了一聲道:“炭灰迷了眼。”
王靖之站在門外,輕嘆一口氣,推門進來。
:“回來了?”她笑的一如往常的豔麗。
:“祺硯,去備好春盤和屠蘇酒。”
:“是。”祺硯蹙著眉,出了門去。
圍爐的炭火燒的正旺,不知不覺,水已經沸騰起來,叫囂的冒著熱氣,燻的她面色微微泛紅。她很認真的盯著燒沸的水,心無旁騖的模樣,將早炙乾的茶餅掰了一塊投入沸水中。
王靖之坐回了原處,庾蒿重新擺好香案:“第一品,是我的籮絲香。”
隨著薰香嫋嫋升起,一股沁人心脾的馨香撲鼻而來,聞之卻隱有醒神之功效。
眾人閉目輕嗅,心生喜悅。
圍爐上的茶香正在此時溢了出來,梅子青陶瓷香爐造型渾圓,上有鎏金蓋,蓋子上雕刻著不知名的花蔓。
王靖之右手握住香爐頸,左手虛握成蒙古包狀,蓋住香爐口大半,移至鼻下,深深吸入。
一股沉香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