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第3/4 頁)
白鳶笑著道:“是,小郎君長的快,一日一個樣呢。”口氣中帶著寵溺。
楊秀微笑著點頭。
白鳶與一眾婢女不自覺的臉色一紅,紛紛垂下頭。
郎朗少年,溫潤如玉,如何讓人不愛慕?
等眾僕反應過來,楊秀已經進了門。
:“與大兄說說,陳先生教了什麼?”
楊雲小手一背,道:“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勳,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於上下。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
童音郎朗的背書聲傳遍了小院。
製造“百骸弩”的選址楊毓早已有了思量,生鐵太重,如果選在遠處,不免又要車馬押送,原本就人手不足的鐵礦哪能經得起抽調?
所以在南村和北村各建一處匠舍,便是做好的選擇。
這邊選定了地點,便是選擇匠人。
翻看著竹山縣的《考工冊》,最後選擇了三十名,可這個規模遠遠達不到需求,無奈之下,楊毓突然想起了成都城主熊陽。
現在才知道,交友廣闊是一件多好的事情!
這邊安排了邱永與喬巫在軍中照常訓練,樊明則帶著楊勇和建造“宣學”的工人們修整工廠。
次日一早,楊毓與王靖之乘著馬車趕往成都。
一路上雪峰、冰瀑壯美自不必說,原本十日才能到達,一行人日夜兼程,堪堪六日便到了成都。
初二先行一步到熊陽府上遞上拜帖,當馬車抵達之時,熊陽已經坐在馬車上等待多時。
熊陽眼利,竟一眼就認出了楊毓的車馬,忙不迭的下車迎上前來。
:“樂宣君!許久不見,在竹山住的可還習慣?”
熊陽一身湖藍色長衫,外皮這厚實雍容的湛藍狐領披風,頭戴青紗小冠,腰間配著環佩香囊十一月的天氣,手上卻持著一把鵝毛羽扇,看起來明顯的經過一番精心打扮,雖是俊朗,卻讓人略有些不適。
這人,怎麼與上次見面,變化如此之大?
楊毓這一怔,熊陽也是一怔,本以為楊毓是獨自前來的,卻未想到是與一郎君同車而來。
他不自覺的打量起王靖之。
分明是尋常的素袍,也未裝飾,為甚麼,這人的光彩,就這般讓人不容忽視?
這份氣度,讓人咂舌。
這種自慚形穢的感覺,讓他“騰”的一下,臉色通紅,他突然就想回去將衣衫換回慣常穿的那一身素衣。
楊毓似未察覺一般,回道:“竹山風光甚好,若非此番有事相求,我是真不願出來一番呢。”
:“啊,是麼,那就好。”熊陽略有些失神。
☆、第三百四十六章 珠聯璧合
楊毓也不在意,介紹道:“這位是成都城主,羋姓熊氏阿陽。”
又對熊陽介紹道:“這位是。。。”
王靖之搶先答道:“王氏靖之。”
沒有提及郡望,沒有提及官職,只是簡單的一個名字。
熊陽微蹙的眉毛輕輕一挑,眼神中充滿了難以企及的羨慕與驚歎,拱手道:“熊陽,見過王君。”
說著,一攤手道:“《考工冊》已經準備好,二位請府上一敘。”
車馬再次起行,楊毓悄悄的看向王靖之,低低的笑了:“郎君吃醋了。”
不是疑問,而是肯定。
王靖之略一抿唇道:“是。”略一沉吟,接著道:“我不在時,少與這人來往。”
楊毓挑著眉道:“郎君管束我倒是可以,不過,什麼玉卿啊,南笙啊、南音啊,這樣的名字,也不要讓我聽見。”
王靖之心中泛起點點喜悅,身體每一個細胞都在叫囂著。
:“知道了。”
他素白的耳根,泛起一絲紅暈。
楊毓有些詫異的看向他:“上次來時,他不是這樣的。”
王靖之微微點點頭:“我的婦人美貌又多才,被人所喜是應該的。”言語之間的驕傲,不言而喻。
:“郎君,樂宣君,到了。”駕車的初一提醒著。
二人分別從兩側下了馬車,又與熊陽寒暄一番,終於進了府中。
賓主落座,下僕將《考工冊》遞上,三人商量一番,又選出六十名工匠。
熊陽這才道:“說起兵器製造,成都城中有一工匠名喚戴航,乃是盧滎第四代弟子。此人藝高卻已經歸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