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頁)
來,朝徐修喊道,“我會好好吃飯,好好睡覺。。。你要早點回來。”
徐修的步子一頓,袖下的手攥的緊,可他到底沒停步子,仍舊目不斜視的,繼續往外走去。
趙妧扶著門,看著他的背影轉了出去,直到再也瞧不見,到底是沒忍住,落了淚來。
四惠一面是讓人取來斗篷,一面是輕聲勸著,讓人回屋。
趙妧心裡很是傷感,眼巴巴的瞧著徐修離去的地方,站了好一會,到底還是被人扶進了屋子。
底下的丫頭怕她傷心,變著花樣讓她分心,或是說些俏皮話、或是拿著家鄉調子搭了腔勢整齣戲。。。
如此種種,到底是讓徐修離去的傷感,消了個一丁半點。
可趙妧晚間睡下的時候,還是沒忍住,哭了。
她從未想過會與徐修分別,她也不願他走。。。可是,那是徐修,那個如寒松一般,讓她歡喜的不能自持的人。
徐修有他的抱負和理想,不該因為她的私心而被困住。
趙妧躺在床上,眼望向屋子四周。
屋子裡都是徐修的印跡,他的枕頭,他的衣服,他的書,他慣用的茶盞。。。
她想著徐修不知是到哪了,去往洮州的路上,會不會辛苦。
他到了那兒,會不會吃不好、睡不好,若是生了病可又該怎麼辦?
她這樣想著,眼淚就止不住,一串串的往下掉。。。後來,她哭累了,在大半夜的時候,就這樣抱著徐修的枕頭,睡著了。
———
徐修是在三月初頭的時候,到的洮州,是當地的縣令親自來接的他。
縣令姓馮,是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人。
他見徐修過來,忙上前幾步,與他拱手一禮,恭敬喊一聲,“徐大人。”
徐修同樣拱手,“馮大人。”
若按職位品級來說,馮縣令是不必與徐修行禮的。只是徐修除去與皇家這一層關係外,更是此次任命來的欽差。。。如此,馮縣令除去態度恭敬,連心也是緊著、提著,生怕壞了事。
兩人這廂見過禮,馮縣令後頭是與徐修說道,“衙裡已備下房間,大人一路辛苦,不如先回衙裡好生睡一覺,等明日我們再去?”
“不必,既然來了,便先去看看。”
徐修說完,看向馮縣令,面容寡淡,聲卻很平,“勞馮大人,領路了。”
馮縣令應是,一路領人往前走去,路上便與人說道,“如今洪水是退了,只是損失到底是慘重。石碑村住著的五十戶人家,家裡的東西都被衝的一乾二淨,好在人是沒事,現在住在臨時搭起來的房子裡。”
“衙裡的兄弟也在幫忙,除去治理河道的,也有在幫百姓重砌家園的。”
徐修點頭,看向前面人聲攘攘,雖說洪水後的模樣著實是不好看,可是百姓面上卻不見悲,官民相處也很是融洽。。。
他轉頭,看馮,帶著幾分讚賞,“馮大人做的很好。”
馮縣令拱手一笑,自謙一句,“大人謬讚了。”
他這面伸手引人往前,一面是與那處喊道,“大家過來下。”
等人都過來,馮縣令便與眾人說道,“這是從京裡來的徐大人,是聖上特意派人來的。往後會住在衙裡,大家好好做事,早日重建村莊,不要辜負聖上的慈恩!”
眾人與徐修行禮,喚徐修一聲“徐大人”。
徐修忙讓眾人起來,後頭是馮縣令請來一位老人家,與徐修介紹,“這是李老,是石碑村的村長。”
“李老。”
“徐大人。”
這廂拱手見過,徐修是要往前再去看看,李老與馮縣令隨後,途中便由李老說了這境況。
徐修站在一處,看過去,聞言是嗯了一聲,“修堤、疏浚。。。馮大人做的都不錯。只是無木之荒,不啻(chi四聲)無粟,以防後續再有這樣的事,這處還得多花功夫。”
馮縣令點頭,“先前李老也說過這樁事,洪水前的時候,村民砍伐了不少樹,怕是驚動了神靈。如今聽徐大人說來,怕是當真有這個緣故。。。”
徐修轉頭,再道,“先前我遊學時歷過幾回,除去這些,還要勞煩馮大人派人,多關注下近來百姓的身體可有不適。水患後最易得疫,平日用的水、食物也需仔細些。”
李老眉頭一皺,“大人這話,倒是讓小的想起,那劉寡婦前幾日咳的厲害。怕不是——”
馮縣令臉色一變,忙與徐修拱手一禮,“下官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