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第3/4 頁)
趙福這才開口道:“諸位與趙某都是十幾年的老兄弟,咱們從遼東到了雲貴,歷經了不知多少血戰,趙某與大家生死相托,從未有過背叛。”
衙中眾將紛紛垂頭緘默,趙福又道:“如今大家年紀都大了,都有了妻兒眷屬,趙某又怎能不為諸位謀個出身,在這亂世中尋個安家立命的去處。”
“如今滿清君臣不睦,內鬥頻仍,八旗兵再也不復從前銳健,一敗再敗,早晚都要退居關外。好在大明新始皇帝不棄前嫌,願意重新招納我等為羽翼,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趙某如何會不動心?”
“提督大人不要再說了。”有個千總已站了出來,老淚縱橫的道:“末將信的過提督大人,你說怎樣就怎樣。”
“不錯,趙提督一向待咱們這些老兄弟不錯,難道他還會害我們嗎?若是如此,這世上就沒有可信之人了。”有人跟著附和。
趙福精神一震,拍案道:“咱們兄弟同心,不說為大明光復天下,以贖往日的罪過,就算是為了妻兒子嗣,也要再賣上一次命,傳令,明日大軍出發,會同雲南明軍,迅速突入湖南東境,以支應廣東友軍。”
“喳!”大家紛紛打千,突然醒悟此時不應再行千里了,於是又一齊作恭:“遵命!”(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
第一第一百二十三章:江西是個好地方
始四年六月十八,一直遊移在雲貴邊境的沐劍銘部迅州,與趙福所率的關寧舊部會合,此時的趙福已封鎖了貴州到湖南的邊境,所有人只進不出,因此訊息還未洩漏出去。
此次作戰以沐劍銘的八千明軍和趙福的兩萬關寧軍為主,陳永華隨軍作戰,居中協調兩軍作戰。
三日之後,五千打前鋒的關寧鐵騎迅速突入湖南懷化,懷化乃是湖南西南門戶,自古就有門戶、全楚咽喉之稱,是湖南通向雲貴的橋頭堡。
鐵騎不敢孤軍深入,畢竟在他們對面的乃是精銳的驍騎營,又過了三日,沐劍銘趙福所部抵達懷化,一同入城。
收到懷化戰報的鰲拜更是坐臥不寧,他全力守禦廣東方面的聯軍,竟不成想連趙福也反了,西南的屏障一下子全線崩潰,原本鰲拜為了防止趙福謀反還準備調一支大軍陳列湖南西境監視貴州,可又害怕趙福恐懼,因此為了顯示對趙福的放心他並沒有這樣做,可是如今西有云貴聯軍,東有兩廣福建聯軍,聲勢浩大,前後夾擊,他坐居湖南彈丸之地,假若北面的王輔臣也反,聯合川軍南下,那就等於三面受敵,到時想要跑都跑不成了。
怎麼辦?擺在鰲拜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條是據守湖南,可是勝率極低,鰲拜身經百戰能活到現在並非是個蠢人,這點還是能看的出的,如果選擇這麼一條路無異於九死一生,西南兩面面臨明軍與叛軍的優勢兵力,背面的王輔臣被李定國所部牢牢拖住,而且王輔臣也是個搖擺不定的人,說不定哪天也降了南明,那就等於三面夾擊,勝算幾無。
另一條路呢?去江西,居中排程兩江,湖廣的清軍與明軍決戰,這樣倒還有勝算,江南糧餉充足,地廣千里,只要自己身後還有朝廷的支援,與南明來一場決戰並非沒有可能。
作為一方統帥,鰲拜倒是更傾向於第二種方法,現在敵強我弱,負隅頑抗絕無可能,不過白白葬送了驍騎營精銳而已,鰲拜雖然自認驍騎營天下無敵,可是在三四倍明軍面前,絕不可能討的任何的便宜。
可是問題又來了,一旦退往江西,那麼就等於怯戰,他鰲拜為大清東征西討,從未怯退,一旦發生了這樣的事,不但朝廷抓到了他的把柄,另一方面,他在八旗軍中的崇高威望將會土崩瓦解,滿人敬畏英雄,明知不敵偏要置之死地而一決雌雄,這才是鰲拜從前的性格,可是一旦不戰自退,那麼八旗會怎樣看待他?一旦他的威望土崩瓦解,那麼他的政治生命也將告盅,他鰲拜之所權傾天下,所倚仗的正是這樣的威望。
鰲拜叫來了克薩哈,這位給他出了餿主意的奴才倒並沒有讓鰲拜心生反感,鰲拜自己也清楚,裁三藩於他有利,克薩哈的計謀也是天衣無縫,唯一失算的就是這二藩原來早有反心,又不小心走脫了耿精忠,讓他回去報信,因此,鰲拜並未怪罪克薩哈,反而對他更加倚重了些。
“主子無需發愁,依奴才的淺見,若是主子真想除滅明患,還是退避江西的好。”克薩哈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第二種方案。
“哦?這是怎麼說?”鰲拜這幾日反而沒了從前地跋扈。囂張是要資本地。鰲拜首先捱了孝莊與康熙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