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第2/4 頁)
事,趙將軍不妨召集眾將,若有人不服,可立即殺之。”
趙福似有惻隱之色地搖搖頭:“不成。大家都是遼東一起輔佐王爺地老兄弟。末將降明已是錯上加錯。何忍再殘害自己地兄弟。你可先回去。我再想一想。”
陳永華深望了趙福一眼。這人雖然立場不同。卻也算是條講義氣地漢子。陳永華曾經主導地天地會便是以義字當先。因此對趙福地義氣倒顯得有些欽佩。於是道:“趙將軍既然不願殺他們。大可將他們放走便是。只要他們不能惑亂軍心。便可留他們一條生路。況且當年你們也是山海關地明臣。迫不得已而降了大清。如今大明天子修文武。高積糧。等地就是有朝一日能夠光復天下。還復漢家衣冠。你們也是漢人。既知道恩義。又何必要給滿人做飛鷹走狗?許多事都是一念之差而造就地錯誤。趙將軍難道希望一錯再錯再去?”
趙福沉吟著不說話。陳永華知道到了關鍵地時刻。於是繼續道:“吾皇文成武德。仁義天下。對從前地舊臣降將體諒有加。耿精忠。尚之信翻然悔悟。皇上仍賜還他們地爵位。賞金銀無數。這便是明證。趙將軍若是願降。皇上自然不會虧待於你。這次一次絕佳地機會。也是最後一次機會。趙將軍定要想清楚。不要自誤。話已及此。陳某已沒有什麼可再說地了。告辭。”
陳永華轉身要走。趙福終於從激烈地思想鬥爭中抬起了眼眸。忙拉住陳永華地袖口道:“陳先生且慢。趙某願降了。”
…
當日,貴陽提督府召集眾將,燈火通明的府衙裡,十幾個千總以上的軍將分為兩列,等著趙提督的到來,在他們的中間,有兩個將軍胸前掛著豔紅的紅巾,甚是惹眼。
“提督大人到。
”門子扯開嗓子高吼聲中,趙福與陳永華二人並肩而來,趙福登上了上首的小階,一屁股坐在帥椅,陳永華站在他的身畔,很快又個親兵端來了一方圓凳,請陳永華坐下。
軍將們都不認識陳永華,不知他是什麼人,為什麼享受這樣的待遇,再看陳永華的頭,只見他與其他人大不相同,別人都是剃了光頭蓄了辮子的,而這人卻是一頭的長髮,正坐在圓凳上笑吟吟的掃視著衙堂。軍將們紛紛竊竊私語起來,只有兩個戴了紅巾的遊擊參將嘴角揚著笑,凜然而立。
“好啦,都不要吵啦!”趙福按住椅前的長案,示意大家安靜。
“提督大人,這人是誰?”一名參將站了出來,手指著陳永華一臉的敵意。
趙福道:“這位便是大名鼎鼎的大明南鎮撫司都指揮使陳永華大人,大家快來參見。”
軍將們更加面面相覷起來,大明的官讓咱們來參見?提督大人是不是吃錯藥了,還未等他們反應過來,兩個戴了紅巾的參將遊擊站了出來,朝著陳永華作恭:“末將參見都指揮使大人。”
他們行的乃是大明的軍禮,而不是滿清的千禮。
幾個趙福的心腹將領也猶豫了一番,給陳永華打了個千,並不說話。
還有幾個默不作聲,當作什麼也沒聽見。
“提督大人,你這是什麼意思?”終於有人站了出來,怒聲責問。
趙福與陳永華對視一眼:“江佐領何必如此?廣東尚之信,福建耿精忠早已反了,咱們原本就是明將,奉崇禎皇帝之命死守山海關,本督願追隨二藩,改旗易幟,以順天命。”
先前那人道:“明軍殺了平西王,你不思替平西王報仇雪恥,反而叛賊,平西王待你恩重如山,將來你死之後如何有面目去見平西王?”
趙福被那人說的大是慚愧,垂頭不語。
這個時候,陳永華已經站了起來,斥道:“平西王待你們有恩,你們羞於見他,難道你們拖著腦後的豬尾辮子就好意思去見你們的列祖列宗嗎?你們世世代代都是明人,穿戴的是漢家的衣冠,行的是漢家的禮法,再瞧瞧你這一副模樣,腦後拖著豬辮,鞠躬打千,想做奴才而不可得,這副模樣,九泉之下,你父母親族又如何認得你?你居然還在此妄稱忠義,實在是愚不可及。來啊,將這人拿下拘押,若他能幡然悔悟,還不失做條好漢子,仍然官復原職,若是他累教不改,便將其逐出貴州,投他的主子去。”
衙內眾人面面相覷的都不敢動手,守衛在衙堂的親兵更是恍若沒有聽見,這時,兩個紅巾的參將遊擊突然站到了那人的身後,應諾一聲,反剪住那人的雙手,將他拖了出去。
“諸位放心,這位將軍只是暫時拘禁,趙提督看在往日兄弟的情份上絕不會加害。”陳永華加了一句,眾將的臉色緩和下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