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第3/4 頁)
將來還有誰願意投降?
朱駿原本還不來火的,李朝殺的是李顯全家,他最多抱著同情的態度處理此事,給李朝一個充軍發配也就是了,可李朝的口氣倒讓他起了火,人品惡劣也就算了,居然還敢如此囂張,你降不降都不過是多浪費幾枚炮彈而已,居然還敢居功來了
朱駿冷笑一聲,道:“你不自辯便是承認了,既然如此,朕也不和你客套,這樣吧,北洋水師副總兵李顯”
李顯臉上一喜,破涕為笑,忙道:“在”
“他就交給你了,要殺要剮,隨你處置”
“遵命”(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
第一第二百四十八章:公主駕到
定了朝鮮,便是扶立新王了,朱駿在李氏親近的宗室挑右選,終於選定了一個叫李勤的七歲幼童,反正是傀儡,朱駿旨意一出,立即給李勤釋出了金印,新王的登基典禮也十分簡陋,只是讓朝臣們在景福宮恭賀了一番便算完成,至於朝鮮的領議政則由金道昌勝任,此人原來是右議政,老論派的領袖人物,典型的親明派
新始年九月二十一,由五萬日軍,三萬朝鮮軍,以及一萬新組建的北洋水師艦隊組成的聯軍水陸並進正式開赴朝鮮北部,德川綱吉為日軍統帥,原本任北洋水師副總兵的李顯改任朝鮮三道統御使為朝鮮軍統帥,而北洋水師總兵楊讓坐鎮中軍為總指揮,他們的任務並非進攻,而是不斷的騷擾,並且擺出隨時出擊的姿態,威迫遼東
而朱駿則坐上了南北洋水師的艦船開始返航,東北的局面終於開啟,朱駿根本不指望能夠在遼東與滿清決戰,由於滿人的清洗政策,早在幾十年前遼東的漢人就已經死亡殆盡,現在居留的大多數是滿人和蒙古人,民心方面明軍處於劣勢,失了人和遼東平原適合騎兵作戰,滿蒙八旗都是騎兵,又熟悉地形,就算是明軍孤軍深入搶佔了一城一池,也沒有足夠的糧餉維持,這就失了地利朱駿所要的不過是利用朝鮮以及日本的軍隊吸引滿清的精銳而已,八旗兵只有這麼多,守在遼東的人多了,江南自然也就減少了
他必須儘快回去,一場真正的戰爭將在長江以南展開,那裡才是朱駿垂涎三尺的千里沃土,如果說佔據遼東會使明軍陷入泥潭而無法自拔的話,那麼江南便是明軍增強實力的絕佳場地,一旦兩江等地佔據,經濟方面自不必說,單說此地充足的人力和肥沃的土地便不是遼東所能比擬的
回程的航速很快,沿路沒有做任何的停歇,劉二和劉國軒二人也擠在朱駿的主船上,每日與朱駿閒談些航海的趣事,朱駿怡然自樂,乾脆讓人刻了一版象棋叫來二人對弈,象棋倒是較為簡單的遊戲,不過二劉並不會,朱駿粗略一說,二劉都懂了規則,只是兩個都是臭棋簍子,雖是不亦樂乎,朱駿和他們對弈起來讓了兩個車都不濟世,朱駿很是惱火的拂袖而去,象棋就是這樣,被人虐沒意思,虐臭棋簍子更是沒有意思,每一次劉國軒撓著頭思慮半天,對面的朱駿都為他著急,恨不得他下出一手妙招來下棋原本是修身養性的事,到了朱駿這裡就變成了上火了,還是去看看幾個月前的邸報更加實在一些,大不了再多看幾遍也好
朱駿一退出,劉二和劉國軒倒是很有興趣的對弈起來,二人是臭棋簍子碰到臭棋簍子,旗鼓相當,很是寫意海上的顛簸原本就很無聊,有時出海巡航或是作戰,總是呆在這方圓千米的甲板上足以讓人悶死,因此,自從他們發現象棋的樂趣之後便有了些癮,找不到對手就去找親兵,不經意間,象棋竟成了水師的官兵的風靡遊戲,為此水師還舉行了幾場象棋比賽,很是熱鬧
當朱駿還在海浪中顛簸的時候,鰲拜所率的五大營精銳已出了山海關抵達遼東,鴨綠江東畔是明日朝鮮三國的聯軍,足有十萬,偶爾會出兵跨江騷擾,卻並沒有大規模的舉動,鰲拜不敢輕敵,並沒有採取攻勢,而是在盛京至關寧一線組織防線,又組織了一隊滿人組成的民兵巡邏,此外,遼東的幾個蒙古旗也派來了一些勇士過來聽用,這樣一來,原本就沒興趣越界騷擾的聯軍也就樂得清閒,在鴨綠江東畔建滿了工事,反正就是不走了,我們不走,你鰲拜也別想走,咱們在這裡耗著吧
鰲拜打了幾十年的仗,自然知道明軍的意圖,可他也沒有法子,首先他不能撤離,其次他又不敢貿然發起攻擊,並非是他膽小,而是對於明軍無可奈何,清軍以騎兵見長,在廣褒的遼東大地上自然極為有利,可是明軍的前面隔著一條江,江上還有北洋水師的百艘小艦和龜船,這還不算,過江之後便是數以百計的工事,有百門的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