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第2/4 頁)
制衡問題,這一手是朱駿向英國人學的,既要保持優勢,那麼就不斷的挑撥各國之間的仇恨,日本與朝鮮原本就是世仇,這一次朱駿讓日本在朝鮮玩個痛快,最好玩到兩國永遠沒有修好的可能,只有這樣,兩國為了壓制對方,就必須更加依靠大明,否則一旦大明選擇支援誰,絕對是另外一國的滅頂之災,當年英國人玩的大國外交基本上就是這樣,只不過後來玩過火了一些,養出了一個德國出來而已,不過大明倒不擔心有這個問題,只要大明一直保持穩定和開放政策,這兩個小國如何蹦達也不怕跳出手掌心
“劉愛卿,有些事朕不能挑明瞭說,以後或許你會明白的”
這時,一個小校過來通報:“皇上,炮營已填裝好了火藥,校準完畢,請皇上令下”
朱駿打起精神:“讓德川綱吉做好準備,炮營開火!”
“遵命!”小校轉過身正要去傳令,這時,拿著望遠鏡探查城郭動向的哨兵大叫:“城門開了,有人走出來,報,皇上,漢京城的城門開啟了”
朱駿連忙拿起手上剛放下的單筒鏡對著眼瞭望起來,漢京城的城門果然洞開,隱隱約約還看到幾個人走了出來,還打了旗幟,難道朝鮮軍開城迎擊?朱駿搖搖頭,這實在過於荒誕,漢京的守軍絕對沒有這個膽量
“派出探子近前去看看”朱駿放下單筒鏡,朝著山丘下的傳令官奴了奴嘴
片刻之後,一名騎士飛馬過來,在山丘下勒住馬,稟告道:“皇上,漢京城門洞開,朝鮮國鳳林君李朝出城請降,盡述朝鮮王罪惡,如今提逆頭人頭來見”
朱駿抖了抖身上厚重的皮裘,笑道:“早知如此,朕何必要大清早站這吹風,來啊,將日軍撤下來,由明軍為先導,入城!”
死了?李顯不由得呆了呆,新沉了下去,他原本還想報仇雪恨的,更何況殺死他仇敵的是另外一個仇人——李朝
明軍浩浩蕩蕩的進入漢京,門洞前是兩排以李朝為首的朝鮮乞降官員跪在道旁,朝鮮兵已放下了武器,在營中候命,城內的百姓倒是沒有太多的驚訝,在朝鮮民間,一直都是拿大明當作宗主國的,對於當年滿人入侵朝鮮時的仇恨十分強烈
待明軍控制了全城,朱駿在一干人的擁簇下進入景福宮,以李朝為首的官員遞上了降書,拜伏在昭德殿下乞罪
朱駿一手將降書丟在案上,這種官樣的文章之乎者也一大堆,全是中國幾千年前玩剩下的東西,千篇一律根本不必細看就知道什麼套路
接著便是李朝站出來,先是細數了大王的罪過,又自責為虎作倀,隨後話鋒一轉,又說自己雖然被迫隨著大王做了一些壞事,可也是迫不得已,其實心裡還是滿懷了忠心的,希望大明皇帝明察秋毫,不要放過一個壞人,更不要冤枉了自己這個大好人
李朝早就打了腹稿,因此說起來口若懸河,時不時還拭拭眼角的淚水,讓兩側的明將都忍不住動容,這個時候,一聲厲喝自殿側傳來:“李朝奸賊,當時難道不是你提議大王驅逐明使的嗎?王師來時,難道又不是你大言決戰,等待滿人援軍的?你這狗賊,攛掇大王殺我全家是不是你?”
站出來的正是李顯,仇人見面,可謂是分外眼紅,好在李顯還存了一絲冷靜,否則早就撲過去廝打了
李朝看到李顯,不由得吃了一驚,殺光李顯全家之後,大王原本是派出了使者接掌李顯水師的,誰知走到了半路,聽說李顯水師在趕往仁川的路上被大明水師全殲,因此李朝以為李顯不是成為了階下囚,就是葬身大海了,進城時也沒有注意到他,如今看到實在是嚇的不輕
“皇帝陛下”李朝罵完,已泣不成聲的拜倒在殿下:“李朝口蜜心腹,實在容不得啊,他先是攛掇大王與天朝對抗,又殺末將全家,如今見王師銳不可擋,又斬殺君王,意圖保全性命請陛下替末將報仇雪恨
”
“你…你…”就好似一場原本被李朝導演好的戲劇,如今卻突然冒出了一個程咬金,李朝一下子懵了,口裡吃吃的想要反駁,卻一時找不到可辨之詞
朱駿左右顧盼,見殿內一下子沒了聲音,所有人都低著頭不說話,只有李顯還在跪地低泣,正要說話,不妨李朝卻道:“皇帝陛下,罪臣對大明的忠貞可昭日月,李顯栽贓於罪臣,罪臣無話可說,罪臣冒著身家性命替皇帝陛下誅除了逆王,喜迎陛下入城,想不的是,竟被人栽贓陷害,罪臣不敢自辯,請皇上處置”
這句話就有點狗急跳牆的味道了,語氣中飽含了威脅之意,他是降臣,而且是立了功的降臣,若是新始帝降罪於他,那顯得不厚道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