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部分(第1/4 頁)
水浪更急,碧波萬里之上,朱三太子的座船猶如利箭一般劈風逐浪,駛入北部灣的海域。
…………………………………………………………………………………………………………………………………………
珠江口岸乃是朱駿計劃中工業化的最重要位置之一,為此,朝廷總共在這裡劃下了四片開發區域,分別是番禺、香山、順德、新安四府,總面積足有海都開發區地三倍,單基建的費用就超過了八百萬兩白銀,勞師動眾了整整一年,才將基建設施完全修建,此後的一年便是瘋狂地吸引投資,廣東的漢人與南洋聯絡緊密,清兵入關之後逃入南洋的廣東人極多,如今這些人衣錦還鄉,帶回來的不止是親情,更是無數的資金,一年地功夫,四個開發區便不斷的建設廠房,大量招募工人,如今已形成了完整地生產體系。
朱駿在趙高的陪同下在番禺開發區做了短暫地駐留,番禺腹地便是大海,有專門的大型港**通海路,北部便是廣東省的三司衙門駐地廣州府,左右分別是順德、新安開發區,地理條件極為優越,因此吸引地投資也是四大開發區之首,如今已有近三十萬人入開發區做工,六百四十家大小作坊、工廠源源不斷的生產著各種貨物經由番禺港和連線廣東、順德、新安地馳道將貨物送往各地。
開發區地官員都是由工部擇選地。主官更是周慕白親自選定。因此番禺開發區地主官自然是與周慕白地脾氣相近地。如數家珍地在朱駿面前擺弄各種資料。開發區每月鍊鋼多少。生產多少布匹等等。朱駿也很樂意聽。倒是讓趙高一臉地鬱悶。堂堂布政使還只能站在身邊陪駕。讓個六品主官出盡了風頭。
這時。一個北鎮撫司地番子進來稟告:“皇上。弘智大師找到了。正在衙外。”
朱駿激動地搓了搓手。連忙從御案上站了起來:“快請…”話剛說完。朱駿又後悔了。擺手道:“還是朕親自去迎接吧。”
說完起身向衙外走去。衙堂內地文武官員都是一臉地惑。弘智大師是誰?他們連聽都沒有聽說過。但是皇上如此看重。誰也不敢再這裡待了。紛紛跟著皇上出衙迎候。
朱駿緩步到了衙門。抬眸看到一個老僧穿著破舊地僧衣站在門外。身子倒還是硬朗。老僧地眼神似乎也落在朱駿身上。上下打量。唏噓不已。
“微臣方以智叩見皇上。”老僧目中噙淚。已不自覺地跪了下來。
朱駿加快了步子一把將方以智扶起:“方愛卿快快不必客氣,快起來說話。”
跟在朱駿後面的官員一下子明白了,原來這人就是當年名聞天下的方以智,他們想不到的時,這個老人如今已經剃髮成了和尚。
方以智深望了朱駿一眼,手掌合起行了各佛禮:“一別經年,皇上已不是從前的那個的皇上了。”
朱駿聞言臉色變了變,隨即才想到方以智是另有所指,方以智是安慶府桐城縣鳳儀里人,是桐城地區這一時期主要的世族子弟。曾祖父方學漸,精通醫學、理學,並且能學習諸子百家,融會貫通,自成體系,除記錄赴東林講學的《東遊記》外,著有《易蠡》、《性善繹》、《桐夷》、《邇訓》、《桐川語》等。祖父方大鎮在萬曆年間,曾任大理寺左少卿,著有《易意》、《詩意》、《禮說》、《永思錄》、《幽忠錄》等數百卷。因方學
學於泰州學派的耿定理,《明儒學案》把他列入《。外祖父吳應賓,精通釋儒,著有《學易全集》、《學庸釋論》、《宗一聖論》、《三一齋稿》等。父親方孔,萬曆四十四年進士,崇禎朝官至湖廣巡撫,通醫學、地理、軍事,並且較早地接觸西學,主張研習經世致用的知識,著有《周易時論》、《全邊略記》、《尚書世論》等有《全邊略記》等著作。
《周易時論》被《四庫提要》列入存目。
方以智自幼秉承家學,從小由母親和姑姑一起撫養長大。
成年後,方以智載書泛遊江淮吳越間,遍訪藏書大家,博覽群書,四處交遊,結識學友。在他的學友中有西洋傳教士畢方濟與湯若望,並閱西洋之書,從他們那裡,方以智學習瞭解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學,他認為:“今天下脊脊多事,海內之人不可不識,四方之勢不可不識,山川謠俗,紛亂變故,亦不可不詳也。”他曾作詩曰:“繁霜如雪孤南征,莫道能無故國情。斥抱揄方始大笑,牽牛負總虛名。凌雲久動江湖氣,杖劍時成風雨聲。海內只今信寥落,龍眠山下有狂生。”表達了自己非凡地政治抱負。為諫議皇帝選賢用能,革除弊端,實行某些改革,曾寫了《擬求賢詔》、《擬上求治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