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的邊軍將帥。沒有他們每日與胡虜浴血奮戰保得我大唐邊境安寧。小老兒和長安父老們哪能這般逍遙的過著太平日子。小老兒如若看不起高書記這般英雄不是要被鄉鄰們戳著脊樑骨唾罵嗎。”見高適似不為所動,陳老掌櫃苦笑道:“只是這包樓之人小老兒卻是不敢得罪,如若高書記想入樓淺酌不妨小老兒代為通稟一聲。相信他老人家敬佩高書記的為人,還願邀高書記一道赴宴呢。”
見他欲言又止遮遮掩掩就是不肯說出包樓之人名姓,高適也是心中一沉,看來此人來歷非同一般。自己雖在河西軍中甚得哥舒翰大帥的青睞,但在這權貴遍地的長安城中卻未必有人肯買自己的面子。但自己豈是那畏懼權貴之人,心中打定主意,高適朗聲一笑衝陳老掌櫃拱了拱手:“如此便勞煩老掌櫃幫我通傳一聲,高某倒想會一會這位大人物。剛才是高某莽撞了,在此給老掌櫃賠禮了。”說完衝陳老掌櫃深施一禮,抱以歉意。
陳老掌櫃哪裡卻敢受他這一滿禮,連忙扶住高適臂膀,苦笑道:“高書記言重了,小老兒這就去給您通傳。”說完便轉身進了酒樓。
周遭圍觀的百姓一時間炸開了鍋。有說高適深懂為人之道,善於交際的,亦有輕哼一聲說高適不過徒有虛名,懼於權貴威勢的。評頭論足者一時群情激昂,各種聲音不一而足。
站在人群外圍的李括卻是嘴角浮起一抹淺笑,他一向欽慕高適為人,自是知曉高適不是那種沽名釣譽之輩。但他絲毫不為高適擔心,因為他從攬月樓前豪華馬車的淺灰色鑲金邊帷帳和其上繪有的乾坤八卦圖便知道了包樓者的身份。如今大唐朝廷推崇道教,而作為道教標誌的乾坤八卦圖無疑揭示了主人的信仰,而大唐對馬車用色有明確規定,金色僅限皇室成員使用。而如今大唐皇親中,虔誠信奉道教並且權貴一時的除了那位玉真公主殿下還能有誰?
玉真公主殿下雖然蓄髮出家,號稱玉真居士但卻絲毫沒有斷了與凡塵的往來。近些年來,李謫仙,王摩詰哪個沒有赴席過玉真公主殿下的筵席?公主殿下素來敬重名士才子,高適素有才名,以公主殿下的性子定不會怪罪高適。
念及此處李括眼前一亮,聽孃親說阿爺曾與高適有過不小的情誼,如若自己以故人之子的身份前去拜見進而搭上玉真公主的關係,相信德子很快便能無罪釋放。畢竟這些大人物的一句話比再多的金銀,交情都管用。但略一思量,李括雙目漸漸暗淡,自嘲的一笑。都道人走茶涼,雖說高適不是那種落井下石之人,但他離開長安奔赴河西謀出身時自己尚是一不及總角的孩童,記不記得自己還未可知,自己這便想憑著他的關係解救朋友確是有些異想天開了。
方欲轉身離去,一人卻已按住自己的肩胛。轉首一看,卻見張延基正微笑著看著自己,輕聲道:“括兒哥可是想透過高書記解救德子?如若不試怎知不可為,小弟別的本事沒有,幫括哥壯壯聲勢總還是能辦到的。”
李括心中一暖,自從阿爺被奸人所害後,以往阿爺的門生好友都避的避散的散,唯恐跑的慢了被人定為阿爺的同黨,失了大好前程。得了父輩叮囑,那些權貴子弟,世家公子自然也就沒理由和自己這窮小子處在一起。唯有從小和自己玩到大的張延基對自己不離不棄,讓見慣了世態炎涼的自己保留著對人性最後一分信任。正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只有親身經歷過了,才能體會到那分友情的珍貴。
“得延基這句話,我還能怕什麼。反正已經落魄如斯也不怕再失去什麼了。”自嘲一番,李括闊步走向前去。有張延基這侍郎之子為自己作證,高適肯定能記起自己,到那時,自己便可以堂堂正正的喊他一聲伯父,到那時他便可以進而向玉真公主求情,到那時德子便可以風風光光的出獄。思及此處,李括嘴角泛起了一抹微笑,擠過漫漫人群,在眾人或是疑惑或是瞭然的神情中移步至高適身前,滿施一禮道:“小侄李括拜見高伯父,還望高伯父賞光一敘。”
正自等待的高適沒想到在此地還能遇到一個‘子侄’,轉過頭來滿是疑惑的打量著李括道:“這位公子,高某與公子似從未有交。恕高某莽撞,不知能否將令尊名諱告知在下。”
李括思及病故的阿爺,鼻尖一酸卻是強忍著將清淚擠回了眼眶,挺直了搖桿:“家父便是大唐開元左相李適之(注3)。”
他這話聲量極大似是全無避諱遮掩,眾人皆是一驚。雖然李適之被右相大人打壓貶官流放之事已過去了近十載,但卻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淡去敏感性。在右相大人隻手遮天的天寶年間,沒有人想冒著觸怒右相大人的風險在公共場合談論李適之。有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