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部分(第2/4 頁)
百姓心中如何放的下來?
“所以說,我們從即刻起,不必再管什麼李唐朝廷,什麼大唐江山,我們守護的是華夏文明!”李括攥緊了拳頭,一字一頓。
“華夏文明?”周無罪喃喃念著這句話,一時竟是痴了
出唐州,經豫州、陳州一路北上,五千唐軍終於在三日後抵達了太康城外。
這一代的守軍較之前稍多了一些,也精幹了不少。至少他們在看到大唐騎兵繞城而過時,敢於攢『射』一番,搓搓唐軍的銳氣,至於這『射』穿的箭會偏到何方,顯然便不是他們需要考慮的問題了。
李括抽出一份掛圖,用炭筆在寧陵城上圈了一圈,心中悵然嘆道,小張郎君、南大哥你們莫要怪我,先前是潼關勢危,我一時糊塗沒有出兵增援,這才導致雍丘被叛軍攻陷。但同樣的錯誤我絕不會犯第二次,這寧陵城,我們定是寸土必爭!
ps:這個選擇想了太久,還是不想讓七郎給李亨賣命。不為什麼,為的是口氣!大家看的喜歡就投點票哈,這是最後一卷了,加油!
第二章 武陵(二)
第三章 武陵(三)
最快閱讀小說大主宰,盡在,歡迎登陸aoye閱讀全文!
太康距離寧陵城的距離並不算太遠,也就是七八十里上下。
但這段路途卻並不好走,叛將令狐『潮』在攻破了雍丘之後,命手下大將林嘉佑、崔述各領三千騎兵,封鎖了寧陵城的西、南兩側。如今寧陵城北之地盡在叛軍掌控之中,唯一控制在朝廷手中的便是寧陵東首的重鎮睢陽。
這座重鎮恰恰卡在淮南與河南道交界處,如同一塊魚骨般讓叛軍抑鬱難耐。
李括並沒有選擇強攻太康,一者太康城地處平原根本無險可守,平白的消耗牽扯駐防兵力。二來太康與唐州也距離太遠,即便攻下了也是孤城一座,沒有什麼實際效益。
李括選擇連夜北山,直『逼』寧陵。
之所以選擇在這個時機兵援寧陵,其中固然有李亨威『逼』利誘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因為他考慮到寧陵的重要地位。實際上,當初李括之所以拒絕馳援雍丘,是因為當時雍丘城堅糧足,而攻城叛軍人數也並不算多。相較之下,潼關的形式更為危急,李括理所當然的選擇駐守唐州靜觀其變。但現在形式卻發生了根本的易變,令狐『潮』顯然不滿足奪得雍丘一城,他的目的是立下赫赫戰功——奪得寧陵進而開啟江淮的門戶睢陽。
一旦睢陽告破,叛軍便可以縱騎直下,將江北大地盡數踏在鐵蹄之下,肆意蹂躪。而一旦江淮告破,大唐朝廷便徹底失去了翻盤的可能。
所以,李括必須在這個時候馳援寧陵,解小張探花的燃眉之急。
“都督,斥候弟兄回報說,前面寧陵城西南三十里的平原處有一座臨時搭起的軍寨,看樣子有著千把人,裡面多是蒲包兩袋,許是敵軍的糧倉!”
鮮于瑜成衝李括抱了抱拳,毅然稟報。
“現今寧陵城的情況如何了?”李括皺了皺眉,沉聲問道。如今前方形勢不明,若自己貿然率軍前往,很可能吃了大虧。令狐『潮』這廝詭計多端,多半已經收到了沿線的奏報,自己這支騎兵的行蹤多半已經落入敵軍之手。
“寧陵城那邊激戰正酣,弟兄們不能靠的太近,但看情況是被叛軍團團圍住,只有招架之力。”鮮于瑜成略略思忖了片刻,拱手回稟道。
“如若我們燒了那處軍寨,你說叛軍有多大的可能回撤?”李括蹙了蹙眉,布算著一切的可能,照常理說,令狐『潮』不應該把糧草盡數囤積在一處地方,如是做萬一有一支奇兵繞後燒了糧草,那他們不就只能退兵了嗎?
莫非他已經到了有恃無恐的地步,認為大唐不會有人領兵前來?
“都督,依末將之見,我們不必管這許多,一路殺將過去。若是叛軍回撤自是最好,若是他們不回大不了我們殺到寧陵城下,屆時小張探花必定率領城中守軍出城迎敵,兩想夾擊之下,定能叫那令狐『潮』有來無回。”鮮于瑜成卻不想這許多,在他看來自己這五千騎兵皆是江淮京中的精銳,不說能夠和曳落河一較高下,收拾幾個雜牌叛兵還是不在話下的。
李括凝思了許久,鏗然道:“傳我將令,全軍馳向寧陵城西南方向,務必在午夜前趕到!”
“末將得令!”鮮于瑜成毅然的抱了抱拳,領命而去
月掛蒼穹,繁星璀璨。
曠野四顧,直是寂靜無聲。
距離寧陵城不遠的駒馬寨中,卻是燈火通明,人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