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第3/4 頁)
還有什麼消遣,最後才問道:“我是看了一回以前的賬目,再沒一點兒差錯的,正是諸位,特別是夏掌櫃做的好。”
不等這些人推辭,禎娘就道:“只是我心裡想了,原來的這些生意都是穩妥的,可攢下的銀子也不能白白就放在那裡了,該拿出去做些別的營生——我才初來乍到本不該說這些的,但趕早不趕晚的,就一起說了。”
夏來保是大掌櫃,這時候就站出來道:“夫人說的有理,現在做生意,只要做的穩妥好的有數倍之利,中等的也有一倍之利,最劣的還有什一之利。若是白白放著卻是一年銀子不如一年值錢了,只是不知道夫人打算做些什麼生意?”
禎娘點點頭道:“這些生意是有數的,我孃家那邊開始發家是做典當鋪子的,在我們那邊就如同你們這邊做錢莊了。太原如今也有許多典當行,但是隻要有精明懂行的人經營自然依舊有得賺。”
說到這裡禎娘卻是轉而道:“只是後頭又覺得不妥了,如今太原各種各樣生意的也多,典當鋪子也早就有人做熟了,咱們來做雖然賺錢,但卻做不大,當作一個添頭還好。因此我就想到了另一個主意,夏掌櫃可知道毛紡織?”
毛紡織自古就有,原料也多,有羊毛、山羊絨、駱駝絨毛、犛牛毛、兔毛和飛禽羽毛等多種。這是自上古時候就一直流行,技術也不斷改進的一門紡織術。特別是前朝元朝時候當朝主政的外族,毛紡織品做成的服飾是他們的傳統服用織物。於是需求大增,技術革新也就快了。
禎娘曾在《大元氈罽工物記》看過,當時元朝皇宮各殿所鋪毛毯耗費人工、原料非常驚人。譬如元成宗皇宮內一間寢殿中所鋪的五塊地毯,尺幅巨大,用羊毛千餘斤。另外元朝廷設定有大都氈局、上都氈局、隆興氈局等專管氈、罽生產,其中僅設在上都和林的局院所造氈罽,歲用毛百萬多斤。
然而這個數額再巨大也不算什麼,相比綢緞、棉布等,也就是小巫見大巫。中原大地到底是以絲綢、棉麻為主,毛紡織相對於另外兩樣紡織實在乏善可陳。若是問一般人毛紡織,只怕很難說出個一二三。
不過這裡是太原,緊挨著蒙古,因此毛紡織也算是見怪不怪,在坐的倒是知道一些,夏來保就道:“略知道些,還聽說往年光是新疆和田一地就能歲制裁絨毯三千餘張,輸入阿富汗、印度等地,小毛絨毯,椅墊、坐褥、鞋氈之類,不可勝計。可把和田那邊專做這個的商戶美的冒泡,這邊邊貿做成這樣好的也是極少。”
禎娘知道他們心裡有些底就接著道:“其實這些東西也是一樁大生意,東南那邊好多人家就是愛這些精緻氈子、毯子,家裡陳設用得著。邊疆這邊往外頭賣,東南那邊從海外買,可見都是喜歡的。”
其實到這裡毛紡織就有了做大的本錢,但是禎娘可不滿意於此。她想著毛紡織還有兩樣大問題,一個是織物難得柔軟,只有極少的絨才能合適穿著,這就少掉了最大的一筆消耗。若是隻做一些家居陳設,到底市場太小。
禎娘想起那些硝皮匠,他們專門做的活計裡有一樣就是讓皮毛保持柔軟,按理說這是能夠做到的。禎娘信心是足的,決心把這個事情做成,後頭有這個秘方,這該是多大一樁生意——天下什麼人不要穿衣吃飯,這毛紡織物比棉布還暖和,到時候自家做大這個,只怕珍珠也比不上!
另一個則是毛紡織技術,似棉紡、絲織之類的技術這些年來進展飛快,雖然有些東西可以通用,但是也有些是不同的,卻沒人專門研習出這個——之前禎娘收到家裡武天明大掌櫃的信件,說是在海外國家十幾年前就有毛紡機器了,比之國內好得多。這大概是有些海外諸國本身放牧為業,在這上頭鑽研的深些的緣故。
禎娘這些都算是有些底了,只是事情沒成她不好開口。然而就禎娘剛才所說就是不錯的生髮了,幾人商議了一回,夏來保道:“夫人家本就是江南的,家裡要是做了這樁生意,咱們這邊做出氈子、毯子等,送到江南,那邊有人接手發賣,一看就知道是穩賺的。夫人只等著,咱們後頭慢慢商議,儘快拿出一個章程,這就置辦起來。”
禎娘倒是很滿意他的謹慎,只是點點眾人道:“今日過後咱們這些人也算是認識了,只是卻只是一個表面。真的要了解,還是要看事情做的如何。這一回就是一個事情,你們做出來我且看看,這不就清楚了。”
這話倒是說的眾人心中一緊,雖然不會做的不好禎娘就要趕人,但以後是手握大量錢財還是坐冷板凳也在她的裁決。有這樣懸著,如何不緊張——原本是打算考察一番東家主母的,卻沒想到憑藉提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