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4/4 頁)
往日裡,都是她自己沒想通,把日子過得委屈了。
移玉則幫著葉青雯,將人事梳理了一遍,凡有其他院子的釘子,都拔出來,找個由頭整治一頓,或有偷拿主人家財物的,直接送到府衙去。進了南衙,坐監不坐監的,先被殺頓威風,哪還有半點硬氣可言。
這可嚇到莫老夫人和另外兩位妯娌了,難道葉青雯這是要把從前幾年受的氣都加倍出了嗎?原本以為葉青雯的脾氣好,不可能這樣做。可人現在做了,他們也無可奈何。
去找莫錚吧,這傢伙哪敢鬆口,只說青雯都是道理,他也辯不得。
莫府上下,俱是噤若寒蟬。
……
到了一日,府上有客到,乃是他們在京師的新鄰居陶公。
可憐天下父母心,因莫二夫人與莫三夫人的孩子都在讀書,來京城應當換位新先生了,打聽過京師有位周先生極會教學生,乃是當代大儒的弟子,收束脩好做學問著書。她們思量著機會難得,無論束脩多少,請他坐館。
陶公恰與周先生相識,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再說如今就一門親戚葉府在京師,她們看葉青雯近日的做派,哪裡敢叫她幫忙,只請陶公襄助。
陶公上了門來,與先前樂呵呵的模樣不同,有些歉疚,只說周先生那裡已收了別的弟子。
莫二夫人訝異地道:“先前不是說,周先生那裡沒有新學生,正想著找幾個聰慧的孩子,敢問他收了哪家的子弟?”
陶公為難不語。
莫三夫人愁道:“可是覺得我兒資質不夠?或是咱們不夠有誠意,改日我叫夫君親上門去……”
“唉。”陶公想想莫家既然關心,日後打聽一番也會知道,只得道,“還請兩位先息怒,周先生看過兩位小郎君的功課,也較為欣賞,不過,不過……”
他有些不好意思,但還是說道,“我也沒想到,周先生說,不願收商賈子弟。”
莫二夫人和莫三夫人立刻臉色一變,倍感羞辱。
這士農工商,四民之中,屬商戶最低。即使本朝寬待商人,也免不了有這樣的看法,令她們在憤怒之餘又有一絲無可奈何。
難道她們還能衝上門去,和那位周先生辯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