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3/4 頁)
就能使得他們乖乖地去那邊為自己當說客。
眼見曼尼亞的壓力越緊,而自己又希望得到它在南方沙漠的殖民地,所以翁波里尼亞總統法爾洛見上次自己的特使無法說服奧登尼亞的領袖,此次只好自己親自出馬,來和這位喜怒無常的盟友聊一聊了。
雖然身為奧登尼亞的盟國,可是翁波里尼亞始終忌憚昂尼亞還有曼尼亞的實力,不敢對之宣戰。直到如今,米德加爾德大陸北部的國家都已落入了奧登尼亞之手,而且翁波里尼亞的公司也獲得優待前往那些地區進行投資開採礦藏,可是它的總統還是不敢公開站到奧登尼亞那邊。對此,奧登尼亞國內雖然官方媒體不會對此作評論,可是民間的聲音卻在嘲笑翁波里尼亞人有賊心沒賊膽,敢說不敢做,十足的膽小鬼。
法爾洛本人知不知道這些,還很難說,不過在他受到奧登尼亞首相接見時,對方的那種軟硬兼施的態度可讓他明白到一件事:要是翁波里尼亞再這麼優柔寡斷下去,那麼到時奧登尼亞需不需要這個盟友那可就難說了。為此,海因茨還在首相府的作戰會議室裡,指著那幅巨大的軍事地圖向法爾洛說道:
“翁波里尼亞不是一直想向南方發展嗎?如果貴國確實是支援我國的話,那麼日後,那些土地自然有辦法會歸你們所有。閣下以為如何?”
言下之意,也就是如果翁波里尼亞對戰勝國宣戰,那麼以後奧登尼亞也會把那些掠奪來的領土分給翁波里尼亞。這樣的誘惑自然有擋不住的魅力,可法爾洛還是有疑慮:
“您如此盛情厚意,實在令我感激不盡。戰勝國以前曾經搶走了我國不少在海外的殖民地,如今我們當然得追回來。只不過它們現在都沒有什麼動作,要討伐它們,恐怕還有些麻煩……”
當看到海因茨和他周圍的軍官們的神情後,法爾洛馬上又說道:
“不過,作為貴國的忠誠盟友,我們當然會對貴國的行動給予支援。例如我國北方的基地,可以開放作為友軍的基地,供貴國的空軍部隊使用,同時我國的軍隊也能和貴國官兵多交流學習,真是一舉兩得!”
第三十七章 神諭(2)
雖然還是沒有提出會對戰勝國宣戰,不過他的這個承諾,還是受到了海因茨的歡迎。因為就算沒有公開宣戰,這樣一來,不也就等於是站到奧登尼亞這一邊來了嗎?這就是事實的證明。
可憐的翁波里尼亞,它想著四處逢源,卻不想付出,一遇到大國的脅迫,就只能照辦。這不僅是因為其國家實力的問題,同時也是由於國家領導無能所造成,這一點,根本無須替那位法爾洛總統辯護。
雖然如今奧登尼亞的眼光只盯著曼尼亞,而曼尼亞也緊盯著對方的一舉一動,不過這並不表示它們在私下裡有些另外的小動作。奧登尼亞這邊是不用說,既拉攏到全能教派的第一號人物法皇,同時又能令翁波里尼亞不得不跟隨著自己的步伐,而曼尼亞那邊,它的盟友也不是光吃飯不幹活的。這一點,在奧曼兩國邊境駐守的第25航空團的飛行員們同樣清楚不過。
在邊境的飛行巡邏中,格特他們經常駕駛著戰機,在曼尼亞邊境附近徘徊。這是為了熟悉那裡的情況,也是為日後的作戰作準備。上頭提醒他們,不僅要小心曼尼亞本國的戰機,更要小心其它地方的戰機。很快,他們就知道那是什麼了。
在一次奉命驅逐曼尼亞的偵察機的行動中,格特等人駕駛著戰鬥機,以二機編隊出發,來到距離曼尼亞邊境不過幾公里的一處鐵路上頭,保護那裡的領空。在追逐對方的偵察機時,格特繞到了曼尼亞與奧登尼亞的邊境線上。忽然之間,他發現那裡有五架戰機朝他們飛來,其中有兩架,明顯不是曼尼亞空軍型號的戰機,而是他們所沒見過的戰鬥機。難道會是其它國家來支援的戰機嗎?
由於之前受到過長機飛行員的教導,所以格特並沒有急著向對方發起攻擊,而是先觀察它們的舉動。曼尼亞的戰機他見過,效能不錯火力也很強,只是稍顯笨重,行動較為緩慢;而另外那兩架戰鬥機,顯然飛行速度要更快些,而且看得出其駕駛員技術熟練,不時穿插在編隊後方或左右兩方,保護偵察機逃離敵機的跟蹤。
面對這個機會,不少人都不願放過。在另一個二機編隊,一架901型戰機悄悄靠近敵機,想從後面攻擊。那架不知名的戰鬥機似乎沒有發覺,任得對方跟著。這時,格特的長機飛行員克爾溫中尉在無線電裡非常著急地說道:
“趕快回來!他們是在哄你進圈套!”
格特吃了一驚,他再仔細一看,發現確實在雲層中出現了另一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