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3/4 頁)
下而是照直前進,不過不知是不是有意為之還是聯絡不上,第二集團軍群總司令部沒有阻止兩個裝甲師,而是默許他們的進軍。後來總司令部中的參謀官軍回憶道:
“要知道,能夠佔領敵人的首都,那才是最榮耀的勝利……作為前線的軍人,在打了一場又一場的勝仗後,又有誰能抵擋得住這樣的誘惑呢?”
從這番話的態度中,可以看出,後方指揮部的人,確實有意去慫恿下邊這麼做。就算首相已經下令他們改為去攻打曼尼亞的工業區,可是命令一天沒有傳達到前線部隊那裡,他們怎麼做也都不算是不遵從命令了。為了把握戰機同時又要應付大後方的無理要求,前線的指揮官們可謂是煞費苦心。
曼尼亞首都原名為萊亞(Rhea),又名玫瑰城。這個喜愛花的民族,連自己的首都,也要改成花的名字。在得知前方捷卡堡失守後,曼尼亞總統索爾眼見大勢已去,只能帶上一行官員和將領,逃到了尚未失守的北方去了。因此玫瑰城現在已經是一座空城,只有那些老弱婦孺離不開家鄉,只好留下來。當第7裝甲師其中一個旅長所乘的坦克駛入這座美麗的城市時,這裡沒有人放槍,也沒有人出來看。他們就是這樣,不費吹灰之力就佔據了玫瑰城。這支先頭部隊的指揮官,在市政廳找到了沒有離去的玫瑰城市長和一些官員。雖然已經是鐵蹄下的俘虜,可是該市市長和那些官員們依然是秉持著自己的尊嚴和禮儀來接待這些軍人們。在詢問到他們為什麼不像總統等人一樣,逃往別處時,市長是這樣回答的:
“我的職責,就是要保護國家的首都和這裡的人民,我為什麼要到別處去?”
這番話令奧軍指揮官對其肅然起敬,表示己方也一定會遵照國際公約,來對待敵國的首都和俘虜,並且傳令下去,不許官兵們騷擾其民眾和房屋,只是暫住在原曼尼亞軍的基地內。同時奧軍亦在城內各處設定路障,搜查還有沒有殘餘的敵對分子。玫瑰城在其市長的宣佈下,於創世歷1085年4月8日,向奧登尼亞正式投降。
這個喜訊在當天就透過電話傳達到了奧登尼亞。卡爾…海因茨正在對戰局日夜焦心,他怎麼也沒有想到,在這時會突然傳來天大的喜訊。當這個訊息經由他的秘書長布魯諾告之他以後,一向穩重的海因茨竟然在自己的辦公室裡大吼大叫起來,聲音連外面都能聽得見:
“不,這不可能!這不可能!我要親自去看看,我要親自問!快把電話給我!我要打電話給德克和埃希曼!”
在經由身邊人的勸說和一再告之之下,海因茨才終於相信了這是事實。他高興得連午飯也沒吃,等到晚上又再與前線的集團軍群總司令通上電話。對方的答覆和他聽到的一樣,激動的海因茨連夜召集了那些沒有參加此次戰役的將領們,宣佈了這個好訊息。人人都向他表示祝賀,簡直讓這位首相如同在夢中一般。海因茨做夢也沒有想過,他所指揮的奧軍,竟然會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就戰勝了百年宿敵,取得了這樣壓倒性的勝利!勝利感壓過了之前的焦慮感,他又開始相信自己領導下的奧登尼亞,已經是個無堅不摧、戰無不勝的大國了。
而在第二集團軍群總司令部也進入玫瑰城後,原先那種臨時的平衡局面被打破了。在軍隊中代表著國王與首相利益的“奧登尼亞王國代表”,接手了該處的管理事務,而第二集團軍群的轄下部隊,除了一部分留守此處外,其餘的都被用作合圍殲滅殘餘的曼尼亞軍。那些王國的代表,與其說是在代替沒有到場的國王與首相行駛其行政權,倒不如說是自己在那裡行駛國王才會有的權利。在軍人接手時尚能保持一定平靜的玫瑰城,在變成由那些奧登尼亞代表接手後,頓時民怨四起,因為這些人不僅自己作威作福,同時還訂下許多條例,指使手下的人來壓榨這裡的人民。軍方的人也因為他們的特殊身份,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第四十一章 勝利者的笑聲(3)
在透過城市廣播電臺向玫瑰城的民眾發表公告後,第二集團軍群總司令和奧登尼亞王國戰時代表等一行人一起,參觀了位於玫瑰城市中心的路易王宮。雖然曼尼亞早在將近百年前,就廢除了國王,不過其居住的王宮,卻一直完好無損地得以保留。現在已經成為了玫瑰城的藝術博物館,可以供遊人進入觀賞。而今天,它只能暫停開放,專門來迎接侵略者的參觀。
路易王宮內不僅以其庭院優美、景色秀麗而聞名,其中的名畫、雕塑的收藏品,更是無法估量。這些有大部分是前王朝收藏的,也有後來的政府透過民間收集和募捐而得來的。現在,那麼無價之寶,都靜靜地呆在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