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3/4 頁)
好在,有了以前做串串香底料的經驗,加上王氏豐富的灶上經驗,摸索中實驗著滷出的下水,滋味居然還不賴,又香又入味,這滷味一出讓全家都大為欣喜,大夥連吃了幾天豬下水大餐都有些吃怕了。
隨後的幾付豬下水,王氏都把它們焯過水然後用剩下的滷水滷好,再存放了起來,每天只取一兩樣或蒸或炒來吃,滷過的下水別有一番風味,更受大家的喜愛。
特別是胡長林和胡長貴,吃過自家的滷味後,一直讚不絕口,直言說道,上次去清泉鎮何家打散工的時候,偶爾加菜,他們也嘗過幾次何家的滷肉,兩相比較,自家的滷味好吃了不止一點點。
而為了讓滷水能保持久些,滷得好吃些,珍珠還往裡新增了一些靈泉,然後讓王氏把豬尾巴豬耳朵通通都滷好,存放起來。
解決了豬下水的問題,臘肉臘腸也都醃製完整,一家人的心情都放鬆下來,整日的殺豬切肉,滿院都飄著一股淡淡的血腥味,更別提切肉過後滿手的豬肉味了,唉~生意太好,也讓人愁喲!
當然,這只是珍珠自己個人的想法,胡家上下都是高興欣喜的,畢竟,這一單下來,掙到的銀子可不是少數。
第八十六章 來拉豬的顧五
胡家這幾日買豬天天宰殺的事情,村裡早就傳了個遍,好奇的村民還特地跑到村尾看熱鬧,當看見珍珠家滿屋滿院的掛滿了臘味,皆都驚訝羨慕,紛紛詢問起來。
胡家同一口徑的回答,臘腸臘肉都是鎮上十里香酒樓特別訂製的,胡家晾曬好後,便送到十里香去。
至於臘味的製作配方問題,胡家都笑而不語,避而不答,村民們雖然猜測不一,終究沒能追根究底。
不管村裡各家如何議論紛紛,村民背後怎樣說長道短,胡家的氛圍卻是高興滿足的。
過上幾日,臘味一批一批慢慢晾曬乾透,把貨送到十里香,就能已翻倍的價錢賣了出去,這樣划算的買賣,怎麼不讓一家人歡欣鼓舞。
王氏甚至感覺自己睡覺都是笑著的,多少年了,她從未想過,自家有一天能把日子過得這般好,每人身上都穿上了新衣服,飯桌上天天都吃著肉菜,家裡的營生一樣比一樣掙錢,一個月掙的銀子比以往十年掙的還多。
回想前兩年,日子過得困難的時候,兩三年沒縫過一件新衣服,飯桌上更是糙米黑麵輪著吃,孩子們個個一身補丁,面黃肌瘦,一年到頭靠著幾畝地土裡刨食,連飯都差點吃不飽。
如今想起,王氏依舊頗感心酸,誰能知道,這短短的兩三個月,胡家的變化之大,連她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
這一切的根源,說起來,都是孫女珍珠的帶來的財運,雖說珍珠自己從不居功,可是,王氏心裡清楚,她那聰慧明理的孫女,是胡家振興家業的源頭。
這日清晨,天色略顯暗沉,遠山霧氣朦朧。
胡家的小院子裡,書聲琅琅,停了多天的小學堂終於又開課啦。
多天沒開課,最失落的莫過於平安,這孩子真心喜歡識字唸書,一得空閒,便會跑到羅璟屋裡,練字討教。
這一上課,羅璟要求寫出上次新識的字,珍珠暗笑,眼睛掃過堂下幾人,平順抓耳撓腮擦擦寫寫,翠珠屏聲靜氣緊張細微,平安認真自信書寫流暢,剩下的自己,嘿嘿……,三筆兩劃隨意寫完,目測錯了兩三個字,珍珠撐著下巴,懶洋洋的打量自己沒有長進的字型。
羅璟把幾人的神色動作看在眼裡,少年老成的臉上帶了絲笑意,熟練的柱著柺杖輕輕繞著四人看了一圈,隨後點評了一下他們的字型,平安和翠珠字型工整乾淨獲得表揚,平順和珍珠字跡潦草錯字不少下次改正。
而後,小課堂開始正式上課。
羅璟俊朗的五官努力的保持著嚴肅的撲克臉,上課方式帶著生硬不自然,唸書解說識新字,一個流程下來語調都在一個頻率上,珍珠心裡暗自好笑,當然,這都在她意料之中,一個十一二歲的男孩子能教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悠閒靜溢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小課堂下課後,大夥都享受起難得的休閒時光。
翠珠沒有急著回去,老宅的兩頭豬都已製成了臘味,省了熬煮豬食餵豬的工序,翠珠的時間寬裕了起來,梁氏的月份穩定了,農家的婦人即便是懷著身孕也沒那麼嬌氣,除了重活累活,一般的活計還是能幹的。
李氏正坐在堂屋門前趕製一條棉褲,棕色粗布棉料,一看便知,是給胡長貴做的長褲,翠珠湊上前去細看了一會兒,笑著說道:“二嬸,這是給二叔縫的褲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