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第2/4 頁)
經忙過一場,一回生二回熟,大夥聽說太子可能要來都不怎麼驚慌。
有的人聽說了長安那邊的變故,知道李元嬰邀太子出行就過來相勸,認為這節骨眼上他們不該蹚渾水。勸李元嬰的人都不是一路跟李元嬰道滕州的人,武媚她們就沒勸,她們都很清楚李元嬰的性格,既然早前已經表過態要站在太子一邊,李元嬰怎麼都不可能因為太子地位有可能動搖就改變立場。
那不是李元嬰會做的事。
李元嬰的信很快送到長安。
李泰等人也回到了長安。
李泰的車駕在城門與李治的車駕碰到了一起,兩個人都沒下車,自然沒碰面。李小圓球好奇地撩起車簾往外看,想瞧瞧長安有沒有什麼變化,沒想到正好對上對面一個小豆丁同樣好奇的目光。
李小圓球一看對方的衣著,覺得大家可能是一家人,立刻朝對方露出個笑容。對方一看李小圓球朝他笑,馬上也回了個笑臉,兩個小孩還沒招呼完對方,那邊的車簾就被人拉下了,把車裡的情況擋得嚴嚴實實。
李小圓球覺得沒趣,也放下車簾逗弟弟玩去。
李泰沉著一張臉坐在那,覺得回長安一點意思都沒有,還不如一直在相州。他甚至有點想念一路奔波去高麗的日子,那時候天高地闊,沿途的風光雖不怎麼好,卻也比每日悶在一隅之地要強。
閻氏見李泰情緒不高,不由伸手握住李泰的手。
李泰看了看閻氏,嘆了口氣,輕輕回握閻氏的手。若是以前,他肯定很高興回長安,但是他既已知曉李二陛下從來沒有讓他一爭太子之位的意思,現在被召回京也沒什麼可高興的。
現在在很多人眼裡,李治這個人選比他好多了,同樣是母后的兒子,還娶了太原王氏的女兒,條件天生就比其他皇子要優越幾分,也更容易獲得各大世家的支援。在這方面,連太子都不如李治,畢竟太子和李元嬰關係好,李元嬰整天胡搞瞎搞,卻好巧不巧地搞到了世家頭上:李元嬰降低了紙價,在各地建圖書館供讀書人免費借閱,在滕州興辦新式書院讓滕州所有適齡小孩都有書可讀。
這對百姓來說是好事嗎?這對百姓來說是好事。可是這對世家來說不是好事,世家之所以以自己的家世為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以詩書傳家。這一切本來只屬於他們,連收寒門弟子入門下教導都是他們的慷慨施恩。
結果李元嬰橫空出世,硬生生把紙價變得低廉無比,把讀書變成尋常百姓都能享受的普通福利。哪怕沒有人敢明說,暗中對李元嬰恨得牙癢的人絕對不少,至少曾經有人來接觸過李泰,問李泰要不要一起摁死李元嬰。
平心而論,擱在幾年李泰最想弄死的人就是李元嬰,他也確實下手了。可現在不一樣了,李泰的心態和過去幾年完全不同,他現在不想李元嬰死,他就想看看李元嬰還能怎麼蹦躂,能不能蹦躂到把那些踩高捧低的人氣死!
所以,李泰雖然不會特意去壞某些人的好事,但也不會摻和進去,平白讓自己惹上一身腥!這是李泰這麼多年來總結出來的經驗:但凡想要對李元嬰下手的,最終全都會死得很慘!
李泰對閻氏說:“回到長安了,你想走動的就去走動,實在不想走動的也不勉強,我們在府裡讀讀書習習字,日子過著也挺舒坦的。”
閻氏點頭。要說誰最高興李泰的轉變,那肯定是閻氏無疑。
以前李泰要爭,她總日夜憂心,很怕一覺醒來天就變了。這次李二陛下下旨召他們歸京,她也只有擔憂沒有欣喜。現在李泰說出這樣一番話,不管是真心的還是有意安撫她,她都安心了不少。
相比李泰這邊的平和,晉王府就熱鬧多了。晉王一家入府之後,管事們忙碌地把帶回來的箱籠一一放好,迅速接手府中事務。作為晉王妃,王氏並不需要事事親力親為,叫乳孃哄好三個孩子之後便對鏡梳妝。
銅鏡中的女子年紀還不到二十,她相貌出眾,身材窈窕,根本看不出已經生過三個孩子。相比出嫁時的羞澀,她現在已經能落落大方地展現自己由世家悉心培養出來的一切,她美麗又端莊,而且有著尋常女子難以企及的聰慧和眼界。
銅鏡之中,她的雙目熠熠發亮。
李治逗三個孩子玩了一會,走到銅鏡後看王氏梳頭,驀然對上了王氏那明亮的眼睛。自從知道他們要回京,王氏的眼睛總是帶著這樣的亮光,讓李治有些心慌。
王家大舅哥給他分析的那些事,李治也覺得李二陛下可能是那個意思,但是李治心態轉不過來,因為從小到大李元嬰都和他說,那些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