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1/4 頁)
“是啊,還有飛卿哥。”薇瓏眉飛色舞的,“你們三個一起下廚,天……太難得了,比小時候過年更開心。”
唐修衡哈哈一笑,先一步走進廳堂去。
蔣徽笑著捧住薇瓏的臉,揉了一下,“這一段過得怎樣?很好吧?”
“好得很。”薇瓏綻放出清豔的笑靨,悄聲道,“這一段都跟婆婆學著怎樣對付府裡那些老人兒,說明年就讓我主持中饋——我總耍賴,她就答應過一二年再說,還說這一二年不妨多建幾個園林。”
“我猜就是這樣。”蔣徽笑著攜了她的手,“你那公公婆婆,看著你長大的,一直就打心底疼你,如今不把你當親閨女才怪。”
薇瓏笑得微眯了大眼睛,“我這兒你是真不用擔心。以前幫人建造園林的時候,遇見的人千奇百怪的,都應付過來了。平時門裡門外那些事,應該不會比蓋房子更難。”
蔣徽莞爾。
建造園林期間,林林總總的賬目要做到門兒清,要讓工匠完全照著自己的意思行事,等閒之輩一定會焦頭爛額,但薇瓏已經駕輕就熟。比起這些,主持中饋經手的那些事,真算不得什麼。
在哥哥姐姐心裡孩子氣的小兔子似的黎郡主,在別人眼裡,說不定就是最難應承的冷麵小狐狸。
這天下午,唐修衡、董飛卿、蔣徽一起去了廚房,著手準備食材。薇瓏則和小時候一樣,幫著洗菜、切菜,再多的,她就不會了,唐修衡也不肯讓她學。
程詢、程愷之、陸開林倒是說到做到,真是踩著飯點兒到來,帶了幾罈陳年好酒。
七個人圍坐在一起,說說笑笑地用飯,恰如薇瓏說的,那種氛圍,勝過小孩子過年時的歡喜。
十一月初,蔣徽有了小困擾:小日子沒來。
小日子一向很有規律,隔三十三四天一定如約而至。可這次卻破了例,該初一或初二的日子,但一直沒來。
她認認真真地算了好幾回日期,才心有不甘地承認沒記錯日子,就是要推遲,或者……有了喜脈。
她不由扶額:難道真讓董飛卿如願了?不能夠吧?
他說過的,有了喜脈,她就哪兒也別想去了。這是一定的。
她始終興致勃勃地盼著走鏢,開開眼界,親身體會其中的辛苦、歡喜。她正滿心享受著在書院當差、教書的溫馨快樂。
要是有了喜脈,就只能老老實實在家安胎。
心念一轉,她又想,說不定是這一陣相對來講忙一些,身體受了影響,小日子就推遲幾日。
算了,橫豎是怎麼都好的事情。沉住氣,耐心等著。反正他就通醫術,到時候讓他把把脈就好。
第85章 日常/有喜
中午; 郭媽媽來了。
蔣徽訝然,“家裡有事?”
郭媽媽笑眯眯地道:“沒有。公子說; 今日起; 你們要在書院住一段日子。已經安排妥當,您回房用飯去吧。”
蔣徽愣了愣,隨即會心一笑。
他們在書院住的宅院名為四照軒。夫妻兩個平時要用的東西,都已經送過來,安置妥當。四名伶俐的小丫鬟、廚娘、灶上的婆子過來服侍著; 郭媽媽則不能留下來; 下午便要回去——蔣徽讓她平日主抓製作香露、香料。
“說起來,凝香閣的生意越來越好了,幾種香露、香料得了不少富貴門庭中的女眷的青睞,成了固定的回頭客。”去往四照軒的路上; 郭媽媽笑吟吟地道; “眼下到了冬日; 添置香球的人也更多了。”
蔣徽笑眉笑眼地道:“前兩日我算了算賬,進項的確可喜。往後能夠維持現狀,便什麼都不需愁了。”
郭媽媽笑道:“會更好的。”又說起董飛卿,“公子午間有事,聽友安說,是與鏢局相關的事情,邱老闆在福壽堂設宴相請。”
蔣徽點了點頭; 走進四照軒; 思及一事; 道:“灶上的人跟過來,你們平時怎麼辦?總不能讓你每日兼顧著做飯吧?”
郭媽媽忙道:“哪兒啊,您放心吧,公子又找了一名廚娘、一個灶上的婆子,說廚子的手藝應該更好,但這上下拿不準,怕您和他吃不慣,便先讓我觀望著。
“要的確是更好,那就讓廚子長留下來,反之就讓劉全再去物色。”
蔣徽眉眼間盡是笑意,“往後少不得家裡書院兩頭住著,這樣安排也好。”
郭媽媽亦是笑意更濃。
她留意到,此刻蔣徽的笑容不同於平時的璀璨、清朗,明媚而又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