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3/4 頁)
這是在無人敢言的情況下,高力士大膽的批評李隆基。
在早起,李隆基對高力士的建議還是非常的採納。可是後來聽的多了,李隆基慢慢的也就不採納了。甚至是厭煩。要是其他人這樣惹李隆基不高興,早就死了很多次。魏徵能夠以死相諫,被頌為一代名臣。可是高力士又何嘗不是貌死相諫?
這一次,柴瑞因為反物質爆炸而來到這個世界。不知道高力士的命運是否會被改寫?是否還會是那個嫉賢妒能排擠李白的高力士?是否還是那個猥瑣陰險的小人?
第八十三章 交談
柴瑞端坐在瑞霞酒樓的雅間,高力士笑呵呵的走了進來。()身材魁梧的高力士,走在樓梯上都壓得樓梯板一顫一顫的。柴瑞在現代人中不算高大,只是一米七五,但是在古代人中,絕對是屬於人高馬大的。但是在高力士面前,柴瑞還是略顯瘦弱了點。雖然是六十歲的人,但全身上下沒有多少肥肉,有此可知高力士年輕的時候一定孔武有力。
驃騎大將軍,高力士。看來高力士真如傳言當中的那樣,騎射非凡。只可惜沒親眼見過。不過聽軍中老兵曾說起過。
“柴大人,讓你久等了。”
人未道,聲音先道。
柴瑞連忙站起身也笑嘻嘻的說:“哪裡,哪裡。就算是等上一年的時間也不算長。我們高大將軍高公公可是個忙人,哪有時間應付我們這些人啊。”
“柴大人說笑了,灑家說哪家子的忙人。倒是柴大人,年輕有為,不過二十就當上了京兆尹,更是太子太傅,他日前途更是不可限量。”高力士面色恭維的說。
柴瑞哈哈一笑道:“那也得靠高將軍在皇上美言幾句。”
由於高力士身兼驃騎大將軍,也有不少人稱呼高力士為高大將軍。柴瑞說完,連忙替高力士斟酒。
高力士坐下,舉起酒杯對著柴瑞說:“柴大人,劍南道節度使,楊國忠楊丞相志在必得。你想得到的話,恐怕非常的難。”
“多謝高大將軍提醒。不過,京城長安不是我久留之地。”柴瑞也端起酒杯,一飲而盡。此言非虛,不過他人就不明白了。明明已經平步青雲,為何還心生去意。
高力士也莫名其妙,以柴瑞現在的地位,年紀輕輕就身居要職,京兆尹,負責的是京畿重地,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官職啊。
出則能將,入則能相。
如此人才,又豈會被埋沒。他日之後,只要不惹怒聖上,丞相一職遲早會當上。可是柴瑞又怎麼稀罕丞相一職。雖然高高在上,大權在握,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是伴君如伴虎,身為丞相一旦沒有足夠的勢力,指不定就被扳倒。到時候,說不定全家都會被牽連。
一死死全家。
這就是丞相的命。自古多少丞相被滿門抄斬。尤其是現在風雨飄搖的大唐,看似強盛,實則大亂將至。這個時候,還沒熬到當丞相,指不定就死在某地了。只有軍政大權在握的節度使才是亂事當中,求得一畝三分地安安穩穩生活的保障。
柴瑞輕哼一聲,樣子十分不屑。從柴瑞的表情,高力士已經猜的差不多,柴瑞在逃避長安,就像逃避瘟疫一般。
高力士猛喝了幾口酒,此時的高力士已經無心去品嚐美酒。此時的高力士在揣測柴瑞的心思。高力士隱約覺得柴瑞似乎看出了什麼。高力士低聲問柴瑞:“柴大人,你對當今局勢如何看待?”
柴瑞仔細的打量了高力士,淡淡的說:“現在很好啊,百姓安居樂業,物價平穩。大家都豐衣足食,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文人學子,前程似錦,官員廉潔奉公。邊界安寧,天朝神威,威震八方。安祿山之輩,莫敢放肆。”
言外之意,高力士又怎麼聽不出來。在大唐,唯一真心對待李隆基的就只有眼前這位老人。高力士多次提醒李隆基不要過分信任李林甫之輩,雖然也有為自己的成分,但是這絕對是有利於大唐的,但李隆基依舊縱然李林甫、楊國忠之輩。至於安祿山,高力士更是主張收回邊界之權,可是李隆基沒聽。
多次參與政變的高力士,有著敏銳的政治敏感度,早就發現了安祿山的不軌之心。聽柴瑞一說,高力士已經知道柴瑞也看出來了安祿山的謀反之心。已經身兼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又豈會甘心人下。九大邊關重鎮,九大節度使,安祿山一人就佔去了三,而且還是北方三鎮。那都是精銳所在。其中范陽節度使是九大節度使當中兵力最多的。
此時的安祿山已經權勢滔天。現在已經愈發的囂張,見到太子都假裝不識。可是李隆基竟然還對安祿山信任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