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3/4 頁)
了數日的報社再次開張。而其他地方的報社都還是關閉狀態。那些地方官吏還巴不得不開。又是免費給百姓閱讀。那又豈不是分文不取?本來財政就很吃緊,還要來開個報社,縣衙表示壓力很大。
這一次,柴瑞把重新開張的報社沿用了新文化運動中的《新青年》這個名字。柴瑞希望孩子看完《新青年》之後,能夠正在的成為新青年,而不是被儒家思想所束縛的老學究。
這一次,柴瑞就已經做好了長期戰鬥的準備。一步一步的去改變,柴瑞不會像開始那樣心急。
《新青年》
第一期終於發售。
這一期,只有一咋,主題,就是白話文運動。
好在新式學堂就已經採用了白話文教學。而且不在注重四書五經。四書五經只不過出現在語文系和道德系,而且只作為普通課程來對待。有了一定的基礎,推廣起來,雖然阻力非常大,但是起碼不是毫無人支援。
柴瑞沒想到杜甫竟然也會反對自己這個白話文運動。杜甫,同樣是儒學大師,雖然他贊同白話文教學,但是杜甫卻不贊同柴瑞這種大肆推廣白話文的作法。在杜甫看來。這是讓下里巴人的方式去取代陽春白雪。
,
第二百二十一章 白話文
杜存認為用白話文取代文言文,是非常錯誤的事情。()這樣下去。飽讀詩書的人和沒讀多少書的人有什麼區別。而且白話文,非常不利於詩歌的發展。長此以往下去,怕是連打油詩都沒人會做了。
這是文學的到退。
杜甫堅決的反對柴瑞大肆的推廣白話文。甚至連論語那些四書五經都要澤成白話文教學。那不僅增加了老師的負擔,而且也讓論語變味了。論語的內涵。翻澤成白話文之後又怎麼會有?而且每個人讀論語的感受都不一樣。
柴瑞沒想到推廣白話文的阻力非常的大。想要說服杜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倒是李白卻不怎麼反對,但也沒表示贊同。
沒有支援的人,如何推廣下去。
而且王昌齡。本參等大文豪帶著不少計程車子學子堵在柴瑞的節度使府外。
靠,遊行示威兄…
看著外面那黑壓壓的人頭。柴瑞心理不由的一驚。怎麼會如此多的人堵在自己的門口。不過就是推廣下白話文而已。殊不知柴瑞此舉是動搖了傳統教育的基礎。這些人思維早就被傳統教育所禁錮,怎麼可能會接受柴瑞的離經叛道。
難道真的是眾叛親離?
不會如此悲慘吧?
柴瑞看著外面那一群群人。真有和想揍人的衝動。這些人怎麼就那麼冥頑不靈呢?頑固的抱著大部分都聽不懂的文言文就很牛逼嗎?
不過這些人也不敢隨便衝進節度使府,他們只是希望柴瑞收回推廣白話文的決定,沒想過要拿柴瑞怎麼樣。
阻力越是巨大,柴瑞就越是下定決心要好好的整頓下文言文。白話文的推廣是勢在必行。那些聽不懂的文言文只適合於文學創作,和社會早已經脫節。絕大部分百姓根本就不明白那些之乎者也。在日常交流當中,那些文言文也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可是這些儒生似乎就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反而認為自己高高在上。就連新式學堂裡的學生也有不少人在遊行示威的隊伍當中。
而這些人似乎以王昌齡為首。
柴瑞只好把王昌齡和杜甫請入府中,柴瑞希望勸服這二位能夠接受白話文。
可是這兩個人進入節度使府只後,就一言不發。
想當啞巴?以為不發言就可以安然無事嗎?
沒那麼容易。
柴瑞看著這兩個文豪,兩個一言不發的文豪,心理默默的想著。不說話,想無聲的抗議?
想逼柴瑞放棄,那是不可能的。
柴瑞已經下定決心推廣。實在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就強制推廣。雖然這樣後果非常嚴重,但是效果卻是立竿見影的。而且百年只後,肯定已經被推廣開來。到時候早就忘記了柴瑞的蠻橫。
不過不到萬不得已,柴瑞還是不希望如此。因為強制推廣。必定會帶來無法想象的惡果。說不定自己在歷史上就會成為“焚書坑儒”一般的典型。
“二位先生,請坐。”
杜甫和王昌齡才緩緩的坐下,不過還是一言不發。
而此時杜甫又對著杜甫和王昌齡說:“你們現在不說話,難道你們以後都不說話嗎?要知道你們可說的都是白話文啊。”
杜甫和王昌齡假裝沒聽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