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1/4 頁)
曾炩說道:“看來,衛兄是連孔聖的‘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句話都忘記了。”
衛仲道已經有了殺人的**了,這個姓曾的小子,實在是太可惡了!
曾炩繼續說道:“衛兄,我知道你肯定不知道農夫和蛇的故事,也肯定不知道東郭先生的故事。不過,小弟建議你,最好還是抽空去看一下這兩個故事。”
衛仲道倔強的說道:“我不看聖賢著述以外的書!”
曾炩裝作遺憾的說道:“那算是小弟多管閒事了。對了,衛兄,既然剛才你已經說到了處理災害的事情,小弟這裡還有一個難題,想向衛兄請教。”
衛仲道已經害怕眼前這個笑眯眯的年輕人了,他沒用回答。
曾炩自顧自的說道:“這些年來,北邊的鮮卑烏丸連年入寇我大漢邊塞,不知衛兄對此有什麼解決之道啊?”
衛仲道脫口而出:“當然是廣施聖人教化,讓我邊塞的每一個大漢子民都知書明理,異族野蠻未開化,就讓我們的邊塞子民對他們加以教化,等他們被教化了,自然退去。”
曾炩是真的傻眼了,這樣的主意,實在是太高了。
曾炩感嘆道:“衛兄高論,小弟謹受教。實在是讓小弟大開眼界,這樣的主意,實在是不是凡人能想到的啊!”
衛仲道卻是滿不在乎的說道:“賢弟客氣了,這樣的想法,不是賢弟想不到,而是賢弟讀的聖賢書還不夠啊!”
蔡邕父女真的要崩潰了,這孩子,以前看起來挺聰明的啊,吟詩作賦,那可是文采華麗,讓自己二人是擊節讚歎,可是,今天他為什麼會說出這樣可笑的言論?這還是以前自己熟悉的那個衛仲道嗎?
第二十三章 崇文與尚武
衛仲道又與蔡家父女談論一番,見蔡家父女實在是沒什麼談論的興致,這才告辭離去。
曾炩對蔡邕父女道:“世叔和琰妹妹的情緒,好像不太高興啊?不知這是為何?”其實曾炩是非常清楚的,蔡家父女都很看重這個衛仲道,可是今天這一番談論,卻是讓他們發現,這個衛仲道完全是一個繡花枕頭,中看不中用啊!要是他這樣的人參與治理國家,那恐怕很快就會國破家亡吧。
蔡琰更是傷心,她的心裡面,很是喜歡這個文采飛揚的大哥哥的,甚至在見到他的時候,有一種少女的羞澀的感覺,而見不到他的時候,卻是非常想念。從母親那裡得知,這樣的一樣感覺,就是喜歡上一個人的前兆。蔡琰以為,自己將來一定會嫁給這個很有才華的衛大哥的。可是,今天的一番談論之後,蔡琰猛然發現,好像,這個衛大哥不是自己理想的夫婿啊。
少女的第一次心動,都會在自己的心裡面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記,更別說像蔡琰這樣的非常有才華的心思細膩的女孩子了,所以,此刻的蔡琰,非常的不高興。
蔡邕道:“哎,仲道這孩子,也不知道是怎麼了。以前看他辭采華麗,吟詩作賦的功力,就是我也勝不了他多少,為什麼會說出這樣的話?”
曾炩笑道:“世叔,這很好理解。他只不過是一個讀聖賢書讀壞了腦子的可憐孩子。孔聖有言叫‘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這個衛兄是陷入了學而不思的死衚衕了。”
蔡邕道:“真的嗎?”
曾炩道:“世叔可知他除了讀聖賢書外,可曾到過民間,瞭解過民間疾苦?”
蔡邕道:“據我所知,好像是從來沒有過。”
曾炩道:“那就是了。古語云‘盡信書不如無書’,所以,‘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是不行的。真正的知識,還得來自日常的生活,而我大漢的子民百姓,才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蔡邕道:“賢侄,此話怎講?”
曾炩道:“聖賢是怎麼來的?他們是天生的聖賢嗎?”
蔡邕道:“當然不是,他們也是透過學習,一步一步的成為聖賢的。”
曾炩道:“這不就得了。既然聖賢是透過學習而成為的聖賢,那麼他們的知識也必定是來自下面的百姓大眾。既然這造就了聖賢,那麼還不能造就我們的一番學問嗎?當然,這並不是說聖賢書沒什麼用處,而是必須要和現實聯絡。 。從上古先秦到我們現在的大漢,許多的東西都已經改變,我們不能生搬硬套先賢的一切,必須加以甄別,方才能做到不誤國誤民啊!”
蔡邕感嘆的說道:“賢侄所言甚是啊!看來,世叔以前是走入歧途了!難怪康成兄在給我的信中,多次提到他從賢侄這裡,學到不少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