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第1/4 頁)
道:“驚霓師兄,本門裡除了沖虛師叔會馭劍術,還有誰會啊?”
驚霓子愕道:“小師弟,你怎麼知道沖虛師叔修成了本門的馭劍術?”
小石頭道:“此事說來話長,一待有暇,小弟定然詳詳細細地告訴師兄。”心下卻想,沖虛師叔怎地閉關恁久,到現今還沒回崑崙?
驚霓子斟酌著沖虛一事多半是師伯告訴他的,想那沖虛師叔失蹤四十多年。不定早已修成金身,升上天界。念及於此,迅即釋然。說道:“這位沖虛師叔可說是本門數百年來天資最高,稟賦最佳之人。他在四十歲時便破了崑崙數千年的規律,在壯年時把馭劍術修至大成。可惜他爭強顯勝,四十年前下了崑崙後,便一去不返。其他修成馭劍術的嘛,本門尚有兩人,一位是掌門,也就是為兄的師傅,清虛真人。另一位則是大師兄掩日子。”
“哦!這樣啊!”小石頭想,原來本門修成馭劍術的居然有三人。沉吟間,又覺得不對,問道:“師兄,那、那小弟的師傅沒修成麼?”他想,大師傅所學涵蓋萬周,胸羅無窮,若說比不上兩位師叔倒是情有可原。畢竟他老人家惡武喜醫。可眼下連大師兄都修成了馭劍術,他老人家偏未學成,說出去未免丟人。照他性子本不好強,只是涉及到師傅,卻是著急起來。
驚霓子笑道:“倘說本門最神秘之人便是師伯了。別說咱們,就是師傅也難以瞭解師伯究竟到了何等境界。有一年元旦,咱們五子起鬨,非要師傅與師伯露一手給咱們瞧瞧。當時兩位老人家欣然而應。我記得師傅當時使的是馭劍術中的靈犀訣。這靈犀訣非同小可啊,屬於馭劍術裡的中層劍訣,據說一招使出,萬步之外取人頭顱如探囊取物。”
“啊!?”小石頭失聲驚呼。聞聽這麼厲害,心想師傅他老人家又如何對付得了?
驚霓子朝他看看,又道:“可你知道師伯他老人家用什麼武學麼?”
小石頭搖搖頭。心道,這位師兄可以去說書,水平多半和奚先生差不離。
驚霓子道:“師伯他老人家竟然只用食中二指,輕巧如夾物,捏住了師傅御空而行的飛劍。當時,咱們五子是驚駭莫名。要知道,這馭劍術可不像尋常劍法只講究花招和力量。飛劍一出,天地靈動。練至終極,當真是遇山破山,逢嶽穿嶽。可師伯他老人家偏偏用兩根手指夾住了,而且夾的還是師傅的飛劍。你說,師伯的武功是不是莫測高深,神秘得很?”
“嗯!這一指的名稱,小弟知道,喚作無相手。”
驚霓子道:“是啊,當時師傅問師伯用的是什麼功夫,師伯也是這麼回答的。後來,他老人家還把這一手傳了給咱們。唉……孰知咱們個個笨得很,即便天資最佳的五師弟真剛子,也是練得不倫不類,惹人噱笑。”
小石頭深有同感地道:“師傅別的武功沒傳我,就傳了這一式無相手,可小弟練至如今,竟沒半點頭緒。”
驚霓子呵呵笑道:“你才練多久?咱們足足練了二十多年,都沒練出個模樣,反而愈練愈糊塗。”
斯時,場中搏鬥愈發激烈。
姜神君與散桑均為天境高手,出手間吞天沃月,威勢萬分。一人出指大開大闔,勢道雄渾,每一道指罡無不是掀天揭地,氣勢驚人;另一人的飛劍,青濛濛如光影搖曳,疾趨疾退,御空飛舞的劍氣,四處瀰漫。另一旁廝鬥正酣的金蟬真人與闕邪子只能遠遠避開。
小石頭道:“師兄,這崆峒派的飛劍術耍起來真美,簡直猶如兩隻蝴蝶翩翩起舞。”
驚霓子道:“說道美,還在後頭呢。眼下老道士施展的只是飛劍術中的鴻冥三訣:白雲孤飛,比翼齊飛和勞燕分飛。這三訣暗含人世分合離遇。身陷此境中,先讓你一人悠遊,野鶴閒雲;再讓你心曠神飛,如墮仙境;最後卻讓你惝恍迷離,倍嘗鰈離鶼背之苦。你說,這劍法美嗎?”
小石頭錯愕,道:“世上竟有此古怪劍法?”
驚霓子道:“這有何古怪?想老兒適才在尋歡閣對付隗鬥那廝所用的三十三天拳,便也有此神效。只是那廝功力驚人,心靜神寧,所謂的幻景奈何不了他,只能與他硬碰硬。”聽到這裡,小石頭心想,那幻景估計就是精神力量,也就是說,上乘的武學每招每式,非但擁有強渾無匹的物理力量,同時還具有迷人靈臺的精神力量。
這會,散桑忽然運劍滯空,與此同時,空中閃出數道青白色的霹靂,逕向姜神君劈去。
驚霓子道:“小師弟,你看,這就是飛劍術中的引雷訣。出招仿飛雲掣電,引天雷降一切邪魔。”
小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