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第3/4 頁)
十餘萬大軍?愈想愈感有理,胸中怦怦地難以自抑,只覺周遭險厄四圍,竟無一人可以求助,那種空空如也,眾叛親離的感覺,莫名襲上心頭。這樣的感覺,對於一位志向高遠的帝皇來說,最為忌憚,也最為恐懼。
他取出紙筏,呆呆地看著,想從字裡行間瞧出些什麼?出神良久,不由遐想聯翩……
小石頭乘於小禽背上,把數百斤泥豆悉數扔在流雲飛峽。任務結束後,原想立時飛回張家坪。但見峽外秦營,旌旗獵獵,殺氣騰騰。暗道,既來之,若空手而回,未免可惜,不如趁機探探敵方虛實。用手輕拍小禽脖項,要它改向。
小禽長鳴一聲,雙翼噗地完全伸展,猶如布天金雲,擇頭而回。隨時日漸長,父親的神奇威武逐漸在它身上展現。論通人性,縱是小狻猊也差它些許。小石頭和它溝通,壓根毋庸言語,只須一個動作或是隨意一個眼神,它即能領會十之八九。
138章初遇劍仙…140章戰號響起
正文138章初遇劍仙
秦軍大帳,綿延數十里。由天俯瞰,浩浩蕩蕩,幾如黃色大河,奔騰不息。
劍兵營帥帳,雷嘯嶽捋須閱書。
驀有兵丁來報,說道流雲飛峽上空忽有大禽飛翔,遠處看,似有多物從禽背落下。
雷嘯嶽愕然,走出帳營,以手遮額,朝飛峽上空望去,卻不見一物。剛想叱呵,那兵丁機靈,忙即跪下,道:“大將軍,適才峽上確實有飛禽掠過,不但小的親眼所見,營中數萬人盡皆見之。”
雷嘯嶽揮手喚他起來,暗自沉吟,數日裡,東周援兵蹤跡未現,派遣出去的探子斥候也是有去無回。原想圍城打援,卻尋不到對方蹤跡。聞說東周朝廷已與魔道勾結,難道,此次援兵裡有魔道異人襄助?思忖餘,不禁暗憚。忙吩咐兵丁,去喚兩位仙長前來。
秦國向與西涼崆峒以及蜀地武林交好。此次東周大冒不諱的擅自興兵伐秦,尤其刀劍盛會後又傳出仁秀帝勾結天羅魔教和中原叛逆無極島。正道武林更是群情激奮,紛紛自發助秦御周。前趟藍田會戰,秦軍中便是有了正道中人以及某些難得下山的異人襄助,才能輕易逼迫周軍自投流雲飛峽,否則,照雁翎軍的剽悍,縱是雷嘯嶽的大劍兵再厲害數倍,也難保能勝。
小石頭策禽迂迴至秦軍後方,俯瞰半晌,發現秦軍大營煞是古怪。緊逼峽谷口的中間大營,營寨緊肅,壁壘森嚴。左右軍營,卻與它離得極遠,且從營中情景看來,兵士散亂,鼓餒旗靡,顯是軍紀散亂之象。只是中間大營的旗幟上雋一柄大劍,劍旁火焰熊熊燃燒。這樣的標記,他在雷府當家丁時便時常看見,正是雷家老爺雷嘯嶽的http://bbs。fhzw。劍王象徵——火焰照膽劍。
心中一凜,暗道,在長安便聽得雷大將軍治兵謹嚴,號令如山。今日一見,名副其實,果非凡響。佩服歸佩服,卻是憂慮更多。敵手這般強悍,怎生是好?固然另兩支軍隊稍差些許,但在人數上對方顯然佔優,就算不刀對刀,槍對槍,他們每人吐上一口水,也足可淹死咱們。
思忖間,縱禽馳前,不覺近靠秦營。
驀聞一聲大喝:“兀那小子,居然敢來探營?吃爺爺一劍。”聲音堪堪響起,一道璀璨到了極處的劍影光華,如水波噴射,倏地由下刺來。其色作七彩,耀如星辰,奪目非常。
感覺到森森寒氣,小石頭拍禽而起,怎奈變起肘腋,劍氣又如影隨形,疾如電掣。他往左,劍影隨左,他往右,劍影隨右,竟難以脫身。惶急餘,右手撮刀,渾身真元鼓盪噴湧,擬化刀形,朝劍影劈去。兩力相撞,並無聲息。不過激起的層層罡波,卻如驚濤駭浪,在天穹肆意氾濫。
小禽體軀肥大,承受面更廣,湧出的氣罡勁浪,倒是大半由它受去。幸喜它非同尋常禽雕,但固然若斯,腹下鐵般鋼翎,也簌簌落下許多。
小石頭眼見心疼,定睛細量,只見地上秦營升起一人。僅高五尺,長如頑童,頷下白鬚飄拂至腳趾。頭生得極大,與軀體很不相符,有點侏儒的趨向。不過他知道這般異相之人,是愈異愈難對付。心下一緊,凜然自忖,今日不會就此遇到一個極盡厲害的傢伙罷?
那人腳踩以氣虛擬的白霧形劍脊,乘風御空,飛至小石頭跟前。
待看清小石頭相貌,怪聲道:“原是個小娃娃,老夫問你,你是不是周營的人?”空中罡風呼烈,空氣流動極速,可這傢伙的垂腳白鬚,偏是未動絲毫,依舊有條有理地根根垂至足趾。
囿於小禽吃虧,小石頭正感慟心,慍聲道:“你又是何人?莫非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